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内容: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创作背景
: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时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已经三年,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产生了随遇而安的思想。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从词中写翠竹丛生、鸣蝉四起、红蕖照水、雨后天凉等来分析,可知它是写于元丰六年夏末秋初之际。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翻空:飞翔在空中。
红蕖(qú):荷花。
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殷勤:劳驾,有劳。
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赏析
: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开头两句,作者以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远处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象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池塘,池边大约由于天旱缺水,满地长着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令人烦躁不安。在这两句词中,竟然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容量如此之大,在古典诗词里也是不多见的。这里呈现的景象,跟词人熙宁十年(1077)任徐州知州时所描写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时作者写下的词句是:“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那是一种奔腾奋发、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则完全是一种杂乱、衰萎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生机。词人为何会描写出此等景象呢?原来,词人在徐州任知州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所以他当时写的词作,充满着积极奋发的精神。后来,他受到打击,被贬到黄州,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所以心情苦闷,精神不振。这就无怪乎他的词章变得这样凄清苍凉了。
三、四两句,含义更深邃。从词句上看,这两句描写得比较优美:在广阔的天空,不时看到白鸟上下翻飞、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红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是说荷花散发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别的原因,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有心流连这里的景致。他虽然描绘出白鸟翻空,红荷照水的画面,但这和他倾心欣赏杭州西湖那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透过这样一幅画面,读者能够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词的下片,作者又用自我形象的描绘,作了生动的说明。
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者生活,还是百无聊赖、消磨时光的失意情绪?读者仔细玩味,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
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清平乐·题上卢桥
白云泉
吹万亚子石子憩南挈眷游杭同社诸子假柏堂竹阁燕集到者二十八人诗以纪事和白丁韵
野望
题亚子湖海行吟草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赠春航次白丁韵
晚出新亭
与菊仙一夕话有赠
偕亚子吹万石子游西泠印社即题其壁
夜宿石门诗
示亚子用亚子赠秋叶韵
感遇十二首·其一
示秋叶用秋叶赠亚子韵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亚子招饮湖楼即席分得先韵
为亚子题分湖旧隐图成以风木庵图乞题二首 其一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为亚子题分湖旧隐图成以风木庵图乞题二首 其二
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南乡子·春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题三子游草次吹万见赠原韵与三兄不识同赋
题西泠扶醉照片寄亚子用吹万韵
卜算子·十载仰高明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二首 其一
短歌行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二首 其二
题玉泉溪
酬李穆见寄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寄生草·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春暮郊游
满江红·为问封姨
梦游虎丘
日本投降世界和平公园开庆祝会感而赋此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清平乐·怀人
感谢冶盦先生借书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清明郊游
邯郸客舍歌
秋末晚眺
红牡丹
题秋江钓艇图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中秋夜二首 其一
中秋夜二首 其二
七哀诗三首·其三
登泰山记
湘南即事
清平乐·凄凄切切
开圣寺
再上湘江
悼曾孟朴
玉阶怨·夕殿下珠帘
念奴娇·春情
东还
送宇文六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千秋岁·次韵少游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一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皖寓楼夜独坐 其二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
剑器近·夜来雨
贺新郎·兵后寓吴
季野之江上,赋此赠别,兼致雪楼、慎登 其一
季野之江上,赋此赠别,兼致雪楼、慎登 其二
芳树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渔父
中秋月夜偕艺叔,伯秀出游访季野,复登西城远眺有怀
登永嘉绿嶂山
题李范之陶然亭话别图
咏怀二首
次韵寄和寸梅北京,兼怀慎思
登单于台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同光炯游花山中方寺
怀李范老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南涧中题
渔歌子·荻花秋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光炯避难蜀中,闻有峨嵋之行,赋此奉怀
满江红·暮雨初收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悼吴摰父
夜宴左氏庄
东瀛归来闻近事,书愤一律,用门存韵和三兄
沁园春·试望阴山
俄据奉天,早川君有感事之作,依韵和之
晓至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