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凄凄切切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代内容: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创作背景
: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纳兰性德再次参加进士考试,并获得了二甲第七名的成绩,康熙皇帝授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词人作品此首词正是创作于作者任职御前侍卫的第二年。同时,这首词也是作者在重阳佳节为感爱妻之逝而作,为悼亡词。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冷冷清清又到深秋时节,菊花开遍;夜深入梦之际捣衣声仍没有停歇的意思,杂乱鸣叫的蟋蟀声彻夜不停。
人生如燕转眼人去楼空,无心弹奏乐器丢在一旁。又是这般晓风残月的情景,只是到如今不禁触动心绪,又添了许多新愁。
注释
切切:哀怨、忧伤貌。
黄花节:指重阳节。黄花,菊花。
砧(zhēn)声:捣衣声。
蛩(qióng):指蟋蟀。悲咽:悲伤呜咽
弦索:弦乐器上的弦,指弦乐器。
触绪:触动心绪。赏析
: 纳兰写的这首词是一首触景伤情之作:在这惨淡的深秋之时,一切都变得凄凄切切,无限悲凉。那梦里的砧杵捣衣声还没停下来,又传来蟋蟀嘈杂的悲鸣声。你曾居住的楼空空荡荡,弦索抛残,晓风残月,无不是惨淡凄绝,如今一起涌人眼帘,触动无限清愁。
开篇便写到凄凄切切,道出内心悲凉,接着写道时节正逢黄花节,黄花节是指的重阳节,而所谓的黄花,便是菊花。这是纳兰又一首重阳佳作,借着重阳时节,抒写内心的情绪。在词中,纳兰永远是悲伤的。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纳兰用惨淡来形容黄花节,以示自己哀怨的心情。或许,在深秋时节,万物萧条,看到任何事物都会觉得无限悲凉。
而接下来这句,则让人联想到,纳兰是在想念什么故人。“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这里需要解释几个地方,“砧声”是指洗衣服的声音,古人洗衣服,总是将衣服捣一捣,加快衣服清洁的速度。捣衣时,会发出阵阵声响。“蛩”则是指的蟋蟀。词人在梦中听到捣衣的声音,声声慢慢,似有似无,悠远似乎又就在耳旁。捣衣的声音还没有停下,耳畔就又传来了蟋蟀的叫声,夜半时分,听起来让人内心都揪了起来。重阳深夜,午夜梦回,却是如此凄惶的情景。
纳兰梦中梦到捣衣的人是谁,想来应该是个女子。但这名女子究竟是谁,会在纳兰的梦中以如此凄凉的形象出现?按照常理推算起来,这名女子应该是离纳兰而去,让纳兰无法再见到的女子。于是有人猜测,这是重阳佳节,纳兰思念故去的卢氏所写的悼亡词,也有人认为这是纳兰为沈宛而作的。但不管怎么样,这首词的确是写尽了凄凉之意。上片梦醒时分,顿觉离人不再,备感伤心。
下阙,“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本于宋周邦彦《解连环》词:“燕子楼空,尘锁一床弦索”,点出悼亡之情,让内心潮水汩汩流出。燕子楼,在江苏徐州,唐时张建封的爱妓关盼盼曾居于此,张死后,盼盼仍居燕子楼十余年不嫁。这里借指亡妻的居室。因为妻子已经亡故,所以言“燕子空楼”。因为亡故已久,所以日“尘生”,而床头的琴弦也早巳束之高阁,任其蒙尘抛残。
末二句,“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一样晓风残月”,此句显然是化用柳永《雨霖铃》里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的“晓风残月”,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且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皆凝于其中。然而词人在“晓风残月”前添了“一样”二字,就变“古语为吾语”了.送别之意尽去,而悼亡之音弥浓,颇有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物是人非之情。
最后一句,“而今触绪添愁”,点明玉人已殒,睹物思人,触绪添愁的主旨,而词人本就相思无绪的心怀,此时也就愈益伤情彻骨,无法排遣了。
这首怀念故人的词写在重阳夜,阁楼上,晓风残月,故人不再。独自倚靠栏杆,想着往日种种,纳兰写词,从来都是淡如清水,却能够让这水波荡漾而起时,带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和心疼。开圣寺
再上湘江
悼曾孟朴
玉阶怨·夕殿下珠帘
念奴娇·春情
东还
送宇文六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千秋岁·次韵少游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一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皖寓楼夜独坐 其二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
剑器近·夜来雨
贺新郎·兵后寓吴
季野之江上,赋此赠别,兼致雪楼、慎登 其一
季野之江上,赋此赠别,兼致雪楼、慎登 其二
芳树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渔父
中秋月夜偕艺叔,伯秀出游访季野,复登西城远眺有怀
登永嘉绿嶂山
题李范之陶然亭话别图
咏怀二首
次韵寄和寸梅北京,兼怀慎思
登单于台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同光炯游花山中方寺
怀李范老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南涧中题
渔歌子·荻花秋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光炯避难蜀中,闻有峨嵋之行,赋此奉怀
满江红·暮雨初收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悼吴摰父
夜宴左氏庄
东瀛归来闻近事,书愤一律,用门存韵和三兄
沁园春·试望阴山
俄据奉天,早川君有感事之作,依韵和之
晓至湖上
甲辰秋,光炯为兴皖学,往来湘沪间,与予晤皖上,江头对饮,感而有作,依韵和之
铜驼悲
登黄鹤楼偕叔节和因字韵
点绛唇·高柳蝉嘶
秋行
铁华以晚眺诗见示,自谓不减放翁,因和韵代简奉答
永遇乐·舟中感旧
移家归桐,舟中偶咏二律寄三兄,叠清字韵
戏答元珍
春日饮长啸阁,慎思有感时之作,和韵奉答
平甫见招不欲往
送章锡卿广文游日本
夜归
春归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减字木兰花·立春
光炯将赴云南制府幕,泛海取道越南,赋此赠别
寄赠光炯,即用其帆影楼诗韵 其一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寄赠光炯,即用其帆影楼诗韵 其二
寄怀光炯
灵隐寺月夜
次韵和张石卿,兼题其山中诗稿
水龙吟·秋兴
重阳雨饮次韵和艺叔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与崔策登西山
寄怀臧雪楼合肥
次韵和晋华,兼简季野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凌寒亭
甲寅除夕感怀示儿女 其一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
构法华寺西亭
满庭芳·堠雪翻鸦
秋浦寄内
甲寅除夕感怀示儿女 其二
何子翔避居上海,以近作诗见示,次韵二律奉怀 其一
锦堂春·坠髻慵梳
何子翔避居上海,以近作诗见示,次韵二律奉怀 其二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夏夜读季野、艺叔二君诗集,时风雨甚狂,即次集中唱和韵赋感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沁园春·观潮
贲兄以七十生日纵笔诗见示,次韵和呈
出都二首 其一
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金乡张氏园亭
出都二首 其二
瑞鹤仙·湿云粘雁影
慎登书来,感愤新说,系诗见怀,次韵和答
丁巳季春之初,登中校爱景亭有感,次闻源原韵 其一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丁巳季春之初,登中校爱景亭有感,次闻源原韵 其二
寄宇文判官
南乡子·捣衣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