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内容: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创作背景
: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赏析
: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赏析三
: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为“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论盗赋札子》),作者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作者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
此词构思巧妙,写少年时无愁“强说愁”和谙练世故后满怀是愁却又故意避而不谈,生动真切。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不尽相同的。“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说明辛词具有意境阔大,内容含量丰富的特色。
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
下片:写出词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赏析二
: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题三子游草次吹万见赠原韵与三兄不识同赋
题西泠扶醉照片寄亚子用吹万韵
卜算子·十载仰高明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二首 其一
短歌行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二首 其二
题玉泉溪
酬李穆见寄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寄生草·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春暮郊游
满江红·为问封姨
梦游虎丘
日本投降世界和平公园开庆祝会感而赋此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清平乐·怀人
感谢冶盦先生借书
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清明郊游
邯郸客舍歌
秋末晚眺
红牡丹
题秋江钓艇图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中秋夜二首 其一
中秋夜二首 其二
七哀诗三首·其三
登泰山记
湘南即事
清平乐·凄凄切切
开圣寺
再上湘江
悼曾孟朴
玉阶怨·夕殿下珠帘
念奴娇·春情
东还
送宇文六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千秋岁·次韵少游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一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皖寓楼夜独坐 其二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
剑器近·夜来雨
贺新郎·兵后寓吴
季野之江上,赋此赠别,兼致雪楼、慎登 其一
季野之江上,赋此赠别,兼致雪楼、慎登 其二
芳树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渔父
中秋月夜偕艺叔,伯秀出游访季野,复登西城远眺有怀
登永嘉绿嶂山
题李范之陶然亭话别图
咏怀二首
次韵寄和寸梅北京,兼怀慎思
登单于台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同光炯游花山中方寺
怀李范老
江城子·嫩黄初染绿初描
南涧中题
渔歌子·荻花秋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光炯避难蜀中,闻有峨嵋之行,赋此奉怀
满江红·暮雨初收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悼吴摰父
夜宴左氏庄
东瀛归来闻近事,书愤一律,用门存韵和三兄
沁园春·试望阴山
俄据奉天,早川君有感事之作,依韵和之
晓至湖上
甲辰秋,光炯为兴皖学,往来湘沪间,与予晤皖上,江头对饮,感而有作,依韵和之
铜驼悲
登黄鹤楼偕叔节和因字韵
点绛唇·高柳蝉嘶
秋行
铁华以晚眺诗见示,自谓不减放翁,因和韵代简奉答
永遇乐·舟中感旧
移家归桐,舟中偶咏二律寄三兄,叠清字韵
戏答元珍
春日饮长啸阁,慎思有感时之作,和韵奉答
平甫见招不欲往
送章锡卿广文游日本
夜归
春归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减字木兰花·立春
光炯将赴云南制府幕,泛海取道越南,赋此赠别
寄赠光炯,即用其帆影楼诗韵 其一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寄赠光炯,即用其帆影楼诗韵 其二
寄怀光炯
灵隐寺月夜
次韵和张石卿,兼题其山中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