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内容: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创作背景

:  由于苏轼“口快笔锐”,所以屡遭挫折、外放,熙宁七年(1074)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一路上留下许多书法感慨的诗词。熙宁九年(1076),文安国因事来密州,两人情投意合,深谈契机,正月十三日,文安国还朝,苏轼设宴相送而有此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老天爷无情,老天爷懂得殷勤地挽留客人。春天到了,天气渐渐变暖,因为什么,早晨还飘着雪花。你如今是遇到好的机会,一定会青云直上。我则应当告老还乡。恐怕隔一段时间,再想举杯共饮时,但远隔云山,再也无缘相会了。 这种复杂的世事,都很难断定怎样发展,谁能知道你我今后是怎么样呢?即使我们今后会有举杯共饮致使,即使两方都还健在,但恐怕我们到那时都已白发苍苍了!我们为什么要放过这一醉方休的良机呢?这样的挚友欢饮,实在太难寻求了。我们用不着向倾心爱慕的友人倾诉离别之苦,话未出口,双眼已满含泪水,睫毛上挂上了滴滴泪珠。你要来信,我要回音,鱼书往还,友情永存。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调,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文安国:文勋,宇安国,官太府寺丞。善论难剧谈,工篆画,苏轼曾为他作《文勋篆赞》。 底事:就是“何事”、“为什么”。 纡:系,结。组绶:官员系玉的丝带。 耽:沉溺,入迷。泉石:山水,这里指归隐之地。 凝:聚集,集中。 新燕:来信。 音书:音讯,书信。

赏析

: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目交代了写作缘由。词作直抒惜别之情,委婉深挚,亲切感人。   词一开始,便写友情难舍之意:“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这是借“天气”写“人情”。说天也懂得多情留客,那么,人意岂不比天意更切?不言已,而言天,这是借景抒情的曲致,深婉而又自然之笔。为了说明天的”多情留客“之意,接着又一反问:”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是呀,正月里来是新春,正月中旬,春讯已报,为什么不早不晚,就在文安国决定还朝的时候,天一亮就飘起雪来了呢?这不分明是天也很多情地劝客莫归吗?话不在多,而在情衷;语不在华,而在恰切。只此两句,便借节侯异象申足了留客之意。   但客人毕竟要如期还朝的,所以下面便转入对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怀:“君遇时来纤组授,我应老去寻泉石。”上句是实意真清而带对时政的隐讽,下句是纯粹的牢骚。不说做宫而说腰系绶带(官员系玉的丝带),这就把抽象的祝愿具体形象化了。但说“纡组绶”得等到“遇时来”(政治昌明)方可,这就含有对时政的讥讽了。至于说自己要归休泉石,去过隐居生活,这牢骚就更深了。词人曾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自许(《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这绝非说大话,而是道其真智,言其实情。但现实却硬逼着他走,“······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静夜无尘》)的道路。这是因现实所逼,在这送别友人之际,词人便一吐其苦,而发出“我应归去寻泉石”的牢骚。这里应注意一个“应”字,“应”是忖度之词,是坎坷中无可奈何之想,意思是除非现实逼我无路可走,我还是轻易不肯走这条“不食人间烟火”的消极道路的。虽然词人毕竟是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但复杂的现实又很难说不逼他走这条归隐之路,所以接下去说:“恐异时杯酒复相思,云山隔。”这里应注意一个“恐”字,恐怕如何,即不愿如何,此字道出了“云山隔”非其本愿。因而可以说,上阕是以送客叙友倩为主,但也有借送客而述怀的成分,而述怀中虽有“寻泉石”、“云山隔”等想归隐的字句,但寻绎词旨,这些都是送别中的一些激愤之词,牢骚之语。这是词人那种高尚人格、进取精神与现实相矛盾的反映,是词人“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而又不得实现的变态反映。   词虽分上下两阕,但上下阙之间确实意脉贯通、语气相连的。因而下阕一开头边说“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浮世事,俱难必”六字写出了“咄咄怪事出”、“人问底事无”的现实,抒发了真理难寻、直士难作、壮志难伸而又不甘苟且从流的痛苦和牢骚;而后六个字,又写出了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痛切之苦,同时,它又巧妙的把话题归回到送客劝酒的正题上来。“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这里是说,老朋友,我们还是举大杯痛饮吧!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大有宁做酒中仙,不为名利客的感慨。   为了让友人多饮几杯,故不做悲酸语,而写旷达情:“不用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当劝别人不比痛苦之时,也正是自己心中酸楚之时,因此,词人虽写的是旷达之语,但实际上表现的却是相别时共有的痛苦难舍之情。“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词人非正面说,而是以反话出之,这就更充分表现了词人对友谊的珍惜、主动、迫切感。同时,按密州的“节候”说,属于农谚中“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区域。按正常年份,正月十三,尚属“数六九”之末,但十天之后,便属“新燕”飞来的“八九”,诗人不说“你到京就马上来信”,而以“新燕”云云,这就把抽象的思想变成了有时空感、形象感、有韵味的艺术语言,很是新美。

高阳台 和卢慎之

金缕曲 自寿兼柬卢慎之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暗香 潭秋寄超山观梅诗,报以此什,用白石韵

送国棋王逢

莺啼序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

高阳台 寄胡献雅

高阳台 题吕碧城晓珠词,碧城笄年办女学,词宗北宋,后旅游海外,风骨益峻,李易安为之俯首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沁园春 步晓湘见赠元韵即以奉答

天净沙·湖上送别

长亭怨慢 怀啸迟用白石韵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浣溪沙·马上凝情忆旧游

翠楼吟 劫后重来,山河易色,抚今思昔,百感横生。适仲通索影,即赠一帧,赘以此阕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旌

夜半乐 马缨盛开有感而作

蟾宫曲·晓起

台城路 言志

上林春 春情

转应曲

绿章封事

秋夜长

天香 海仙花略似水仙花,具五色幽香,清艳绝伦。洵名芳也,倚此赋之

高阳台 和晓湘见赠即步元韵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高阳台 答瘦湘

夜看扬州市

永王东巡歌·其三

竹枝词·瞿塘峡口水烟低

烛影摇红 春雨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声声慢 月夜金合欢盛开感赋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买陂塘 咏雁

菩萨蛮十首 其一 仿温助教体

古意六首

菩萨蛮十首 其二 仿温助教体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菩萨蛮十首 其三 仿温助教体

山石

赠程处士

菩萨蛮十首 其四 仿温助教体

临平道中

菩萨蛮十首 其五 仿温助教体

吟剑

菩萨蛮十首 其六 仿温助教体

菩萨蛮十首 其七 仿温助教体

落叶

渔家傲·东昌道中

问舟子

菩萨蛮十首 其八 仿温助教体

天香·烟络横林

菩萨蛮十首 其九 仿温助教体

菩萨蛮十首 其十 仿温助教体

估客行

唐多令·寒食

观别者

不遇咏

陶渊明与他的五柳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天边行

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谒金门·留不得

菩萨蛮

长相思

浪淘沙

探春慢·衰草愁烟

金陵驿·其一

凭栏人

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

晓行黄浦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和静仁先生旧历元旦原韵

坐万顷堂望太湖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游惠山得阳冰听松拓本

庐山烟雨浙江潮

早春

朝天子·西湖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朔风

重别梦得

次疚侬韵

客里

排愁

清平乐·莺啼残月

十载

春暮西园

霜降节风雨数日夜感而赋此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辜负

杂诗

初冬夜饮

送杨长史赴果州

ISBN图书库 专业库 大中专院校库 必远播 关于我们 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题库 中考体育题库 古诗词 京ICP备190522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