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内容: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创作背景

: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鉴赏

: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季野至江上赋诗,有更寄空山慰老槃句,谓予也,感怀次韵

满江红·昼日移阴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渊如寄示秋日遣怀唱和,次韵

雪楼前在芜湖有过寄怀予兄弟之作,今晤皖上,复画兰题诗相赠,赋二律奉谢 其一

北上行

游南亭

雪楼前在芜湖有过寄怀予兄弟之作,今晤皖上,复画兰题诗相赠,赋二律奉谢 其二

伯韦屡绘松柏应予之索,并赋诗,次韵呈谢

醉高歌过红绣鞋·乐心儿比目连枝

鹊桥仙·扁舟昨泊

铸秋席上用风字韵赠李范老

光炯自浮山来游龙眠,累日大雨,为赋诗遣闷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酷暑中光慕巢由江上寄诗见怀,次韵和答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午枕

甲子除夕风雪,范之遣使示诗,有追念亡兄句,感怀次和

杂感叠除夕韵寄敬庵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咏露珠

浣溪沙·红桥

百字令·宿汉儿村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范之以先德尚书公三万卷楼藏书图属题,敬赋一律

南流夜郎寄内

范之寄示乙丑除夕诗,感痛寂园居士之难,回环百读,悲愤同深,次韵成和

穆穆清风至

清平乐·洛阳愁绝

予与光龙文有重印桐旧集之举,吴君守一欣然资助其成,昨来诗咏及此,次韵成和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闻范之仓卒去皖,怅然寄诗二章,即次范之九日宴集诗韵 其一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闻范之仓卒去皖,怅然寄诗二章,即次范之九日宴集诗韵 其二

范之觞客,时有微恙未成诗,越日持新篇索和,次韵

横江词·其三

折桂令·客窗清明

苦旱不雨,又伤国祸,适读铸秋、艺叔江上唱和诗,遂次韵成句

雪楼来皖,同人宴于酒楼,季野有诗,次韵

清平乐·烟深水阔

已巳元宵前,范之、铸秋先后约为春酒之会,予偶患腹疾,均未赴,乃两君酒后赋诗见嘲,次韵和之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石工家之约,丹石叠诗促赴,寓旨深远,兴感无端,有“莫待严寒独杖筇”句,今反其意,依前韵再和

再宿武关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法华寺西亭夜饮

好事近·湘舟有作

孝深二侄寄来雪字韵诗,弟兄唱和,一时乐事,其诗有雷霆精锐、冰雪聪明之胜致,次其支字韵一律寄之

月下独酌·其三

辛未冬来江上,与姚甥农卿游迎江寺大士阁,茗话至暮而归,农卿有诗,次韵和之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范之有御倭三策,闻之甚壮,读其除夕元旦二诗,次韵和之

清江引·咏所见

次韵守一津门之作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

壬申初冬,安庆晤纕衡,属题《旧京移居图》,即次元韵

对酒春园作

壬申残冬游江上,积雪未扫,留远侄处度岁,步范之除夕韵书怀

代东门行

冬日出游江湖间,守一有诗见怀,次韵寄答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所思

倭寇屡以飞机扰皖垣,范之暂避来桐,诸旧老相从饮酒甚欢,时值重阳,有诗,次韵和之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

丁丑除夕,明甫有诗,次韵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范之避乱归蜀,寄示近作数首,次其时字韵一律奉怀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屏丞、闻园、耀之、政安诸君同来,登台玩月,长谈,各归去,闻园有诗,次韵

偕艺叔、闻园、厚文、耀之登驼背岭,四望峰高嶂远,多异境,畅游日暮而归,闻园有诗,次韵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饮酒·十六

芗泉姻世讲前有见怀诗,近复以佳篇寄示,次催字韵一律奉和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戊寅夏,倭寇陷桐,予与吴吟阁诗老各避地山乡,次年春,始入城相聚,承示见怀诸诗,喜慰交集,次庐字韵奉和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柳州寄丈人周韶州

马公执同避难来叶家湾,久未能归,忽承赠句,以工诗好游见推,次韵和二律,藉抒所感 其一

马公执同避难来叶家湾,久未能归,忽承赠句,以工诗好游见推,次韵和二律,藉抒所感 其二

润州听暮角 / 晚泊润州闻角

撤城诗和闻园韵有叙

菱湖杂咏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忆江南·多少泪

菱湖杂咏 其二

开县李君范之以《西湖泛雨图》属题 其一

汉宫春·立春日

纳凉

暮归山中

望江南·闲梦远

开县李君范之以《西湖泛雨图》属题 其二

开县李君范之以《西湖泛雨图》属题 其三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柳梢青·春感

闻光炯归湖上,赋此寄之

游山口号 其一

黄溪夜泊

ISBN图书库 专业库 大中专院校库 必远播 关于我们 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题库 中考体育题库 古诗词 京ICP备190522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