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内容: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光明媚,柳花飘飘扬扬坠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随手采起菱花,任凭小舟顺碧流飘转。
望乡楼上凭栏远望,这满眼风光,我却无心赏景,只思念塞北故乡。
注释
引:采摘。
信:任凭。
信碧流:听任船只在江流中行驶。
扬子:扬子江,即今扬州至镇江间之江流,古称扬子江。
望乡楼:泛指可以望远的高楼。赏析
: 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
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念。何况,柳枝还是古人赠别的信物,柳花入怀,自然会撩惹游子乡思的愁绪。
如果说,诗人这种思乡的愁绪在前两句里表达得尚属含蓄,不易使人体察,那么,后两句就表露得比较明显了。“闻道风光满扬子”这一句是说,诗人自己思乡心切,愁绪萦怀,没有观赏风景的兴致,“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为他身处江南,神驰塞北(诗人故乡在陇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只能增其乡思愁绪。类似这样的情状,我们在古代的优秀诗词当中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闻道春光好,同样是自身愁绪多,一个终于没有去,一个尽管去了,但根本无心赏景。所取态度虽殊,感情表达的效果却是同样深切的。
既然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赏景,那又为何而来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乡楼”。原来诗人是为登楼望乡而来。但读诗至此,读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许多新的疑问:为什么要在“风光满扬子”的“晴天”才登楼望乡呢?诗中没有明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体会、玩味。或许是,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倍切吧?或许是,风光明媚的晴天丽日,空气清朗,登楼望乡,可极目千里吧?所有这些,尽管没有写出,却比明白形诸文字更丰富,更耐人寻味。这正是这首绝句的神到之处。除夕书怀二首寄秋枚 其二
武林乱后,未得贞壮书,赋此讯之,丙辰小除夕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题丁叔雅遗墨
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九月晦夜,梦中得“江上梅花影”五字,寤后续成一诗,题陈师曾水墨兰石
探芳信·为春瘦
酬周印昆见赠之作兼慰其悼亡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十九夜北海待月作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
酬周印昆
别匡山
鹤冲天·闲窗漏永
冬至 其一
冬至 其二
促织
冬至 其三
冬至 其四
雪后问讯张鹏翘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除夜答宾虹寄画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
元夜得闵孙奭赴为诗哭之
柳
题方正学溪喻遗文原稿为马武仲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东阁即事
对雨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读周印昆夕红楼诗题赠
朱仙镇谒岳王庙
春怀有寄
中秋泛月独酌
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
酌酒与裴迪
梅庄送邓秋枚之海上
蝶恋花·急景流年真一箭
苏幕遮·送春
盆兰久不放花七月晦日忽生两茎欣然赋之
水仙子·渡瓜洲
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
登伯牙琴台见菊花
穷边词二首
齐天乐·齐云楼
寒食还陆浑别业
大梁道中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许州书所见
重谒岳王庙
红蕉
春夜题所著春秋民族主义发微书
拟编著中国近代史感题
云中至日
甲辰生朝拍照自题一律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客中题胡子贤独立小照
宴集白鹅潭畔潘氏园亭醉中有题示同社诸子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于王抚军座送客
秋深得宪庵香江寄诗还答一首
普天乐·雨儿飘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乙巳岁暮书怀寄明明
蓦山溪·湖平春水
丙午七月十三日旅沪江偶成
结习未除鬘天堕劫秋声撼梦起读维摩时丙午八月十九夜漏将尽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点绛唇·万顷蓬壶
九月登龙华塔同邓秋枚诸贞壮书怀
退省庵有怀彭刚直
代赠二首
浪淘沙·感事
九月初六日雨中读陶集
除夕集小画舫斋诗钟得磨画二字夜深归舟中续成一律明日简与会诸子
宫词
读后山集时庚戌寒夜雪中
韩庄闸舟中七夕
辛亥三月雨夜无聊观曼殊画因题一律于是与曼殊别已五阅星霜矣哲夫宝爱此册岂徒在画耶
春江晚景
题高时若寒隐图
姑苏怀古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花岛
昭君怨·园池夜泛
曼殊别五年忽南归见过一醉即去追寄以诗
读陶子政先生颐巢诗稿
七夕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即事
陈讱生为余写蒹葭楼图并题诗其上自东瀛见寄七月晦日雨中展视赋此酬之
十二月初六日书寄刘三贞壮曼殊寒隐
南昌周竹轩善鼓琴出示所藏王守溪书洞庭赋沈石田补画长卷为题一诗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尾犯·甲辰中秋
腊月十九日广州同人集南园为东坡作生日书来索诗因赋一首
龙门应制
题寒琼水榭谈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