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序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内容: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创作背景

:  杨君巨源是贞元五年进士,有诗名,官国子司业,年满七十,即告老归乡。作者对此极为赞赏,于是作序相送,意在张扬其事,以振古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明。汉代的史书既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也有为他的行为感叹,知道他是贤者的,还是没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铺张渲染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以做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续呢?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   然而我听说杨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成年,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做为榜样。古人所谓“乡先生”,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注释 杨少尹:名巨源,蒲州(今山西水济)人。 疏广、受:即疏广、硫受,西汉人。疏广为太傅,其侄疏受为少傅。年老同时辞官,百官盛会欢送,封建时代传为美谈。 设供张:即设供帐,陈设帐度举行酒宴。 祖道:钱行。 汉史:指《汉书》。 国子司业:国子监的司业。国子:唐代最高学府;司业:学官,是国子监的副职。 忝(tiǎn):有愧于。谦词。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 举:通过科举考试。 法:仿效。 没:通“殁”,死。

赏析

: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汉代二疏年老辞位的典故,处处为后文的对照设伏。疏氏权侄的事迹无疑是很多的,但作者只突出了两点:一是年老及时告退;二是其行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理解和肯定,不仅送行场面热烈,连路旁的观众也共盲其贤,汉史既传其事,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所以至今照人耳目。   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从与二疏对比的角度写杨君告老归乡。先肯定其同,再展示其异。杨君和二疏一样,也是年满七十,即主动求归,这是二者相同之处。作者首先肯定其同,不仅是为了提高杨君的地位,突出他归乡的意义,而且也是为了批驳“古今人不相及”这个当时颇为流行的错误观点。作者是一个儒家道统论者,并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居,到处鼓吹先圣先王之道。他认为七十而致仕,归老乡里,这也是儒家道统的一种表现。杨君与二在这方面的一致,正好说明儒家道统可以继承,是对“古今人不相及”这个观点的最好驳斥。杨君告老归乡的行为既然可以和二疏媲美,那么他就应该得到人们同样的理解和赞扬,可实际情况却完全两样。杨君去时,既没有看到热烈的送行场面,也没有听到发自内心的赞扬,史既不传其事,图其迹的画当然就更谈不上了。丞相虽有爱惜之心,告之于朝,为其邑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动之,京师的诗友,也相属而和,这些似乎可以减少一点冷落。但是,他们诗歌的主旨都落在那个“劝”字上。无非是动其继续为官,不归其乡罢了。可见他们都为“以官为家”的时尚所束缚,并没有真正了解杨君的志趣,没有真正理解杨君此行的意义,他们并不是杨君真正的知音。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在篇末才发出出了那么深沉的感叹。   最后一段第三部分,直接摹写杨君的归乡情趣,点明杨君告老归乡的意义。这段文字不长,但内容丰富。作者先用“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的不良现象作反衬,意在突出杨君告老归乡的意义。这儿的“中世”应该理解为中世以来,而且主要是影射当时的官场。有人说,不去其乡,这在唐代属“本等之常事”。就科举制度而言,年老致仕归乡,应该是本等常事,但中国的官场历来都是原则归原则,行动归行动。像杨巨源这样按例归乡的官员很可能还是凤毛麟角。唯其稀少,才觉得珍贵,唯其稀少,才值得大力提倡。作者之所以如此热心地宣扬杨君的事迹,其用意大概就在此吧。接着作者又补写一句杨君初出仕的情景,说他是刚成年就离开了家乡,这可能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最后,作品以深沉的感慨作结“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这是对杨君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世风日下的无穷感叹。   文中把杨辞职归乡的情景跟历史上有名的二疏具体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了杨巨源思想品德之美。写作注意前后照应,富于变化,并且反复咏叹,言婉情深,作者的思想感情灼然可见。

白帝城最高楼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南乡子·秋暮村居

千秋岁

外戚世家序

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临江仙

送区册序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浣溪沙

释秘演诗集序

踏莎行 为老兵送人出关杀敌赋

送王含秀才序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送虚白上人序

送韩子师侍郎序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采桑子 其三 和冯延巳

观游鱼

送范德孺知庆州

鹊踏枝 其六 和冯延巳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梦后寄欧阳永叔

破阵子

西湖杂咏·春

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虞美人 其二 和顾夐

江上秋夜

浣溪沙

上之回

白石滩

早兴

进学解

鹧鸪天

忆江南·歌起处

戏为六绝句·其二

灼灼花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醉著

胠箧

横江词·其六

浣溪沙 寄涧猗

少室雪晴送王宁

菩提偈

采桑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琴诗

箜篌谣

喜迁莺·霜天秋晓

忆江南·多少恨

阙题二首

贺新郎·赋琵琶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送菊

拟咏怀十一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沁园春·十万琼枝

浣溪沙

在军登城楼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踏莎行

纪南陵题五松山

浪淘沙 用周晋仙明日新年韵,与家弟六吉

思佳客

早发

更漏子·春夜阑

题卢处士山居 / 处士卢岵山居

诉衷情 寄涧猗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

浪淘沙·其三

定风波六首 其三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晚次鄂州

采桑子·年年才到花时候

鹧鸪天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南乡子二首 其二 游西山

寒闺怨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避地司空原言怀

临江仙

沁园春·恨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谏太宗十思疏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别董大二首·其一

浣溪沙 北上途中阻兵,寓天地林

春日五门西望

唐雎说信陵君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臧僖伯谏观鱼

石碏谏宠州吁

大庭库

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

天仙子 其三 和韦庄

ISBN图书库 专业库 大中专院校库 必远播 关于我们 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题库 中考体育题库 古诗词 京ICP备190522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