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中晚泊犊头
作者:苏舜钦 朝代:宋代内容: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创作背景
: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他由水路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注释
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赏析
: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八声甘州 忽忆历下是稼轩故里,因再赋
菩萨蛮
项羽之死
过华清宫
周郑交质
清平乐 早起散策戏仿樵歌体
普天乐·湖上废圃
人月圆·山中书事
鹧鸪天 礼赞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浣溪沙 再和
冯谖客孟尝君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蹇叔哭师
宫之奇谏假道
灼灼花 其四 国庆十周年放歌
介之推不言禄
浣溪沙 其一 和毛熙震
贺新郎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朋党论
思佳客
送任五之桂林
天仙子 其二 和韦庄
醉后赠从甥高镇
郑庄公戒饬守臣
灼灼花
季氏将伐颛臾
桂林路中作
哀江南赋序
正月崇让宅
荷叶杯 其一 和顾夐
展喜犒师
江上寄元六林宗
郑子家告赵宣子
谒金门 和韦庄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定风波五首 其五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
寺人披见文公
蝶恋花
采桑子 题溥仪夫人小照
齐国佐不辱命
晏子不死君难
宫怨 / 闺怨
鲁仲连义不帝秦
勾践灭吴
鹧鸪天
返照
信陵君窃符救赵
鹧鸪天 秋日晚霁有作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菩萨蛮
同崔邠登鹳雀楼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公子重耳对秦客
古悠悠行
寄朱锡珪
蓦山溪 大雪西郊道上作
望海潮·秦峰苍翠
初晴游沧浪亭
浣溪沙
吴许越成
声声慢 与荫
火山云歌送别
清平乐 其二 和韦庄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此江山 青社第四次例课
子产不毁乡校颂
减字木兰花·春情
鹧鸪天
忆秦娥
虞师晋师灭夏阳
六国论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临江仙 次箫
杜蒉扬觯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南乡子二首 其一 游西山
晚泊
庄辛论幸臣
昭君怨·送别
南乡子
鹧鸪天
申胥谏许越成
惜分钗
晚春江晴寄友人 / 晚春别
兰陵王·恨之极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风入松 次箫赋《水龙吟》题余词集,语多溢美,赋此所以报也
踏莎行·初春
润州二首
踏莎行
山行
山鹧鸪词
临江仙
舟中晓望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宿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