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作者:司马迁 朝代:两汉内容:
  正义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萧、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正义高祖刚刚平定天下,表明有功劳的臣子会封侯,像萧何,曹参等等。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绩有五等:依靠仁德安定国家的称“勋”;依靠出谋划策的称“劳”;借助武力的称“功”;明确功劳等级的称“伐”;凭借资历长短的称“阅”。我朝的封爵誓词上讲:“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平的象磨刀石了,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还要把对你们的恩泽延及给后代。”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稳固这些功臣们的根本,但那些枝枝叶叶却渐渐的衰微了。   我读了有关高祖给功臣们的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们初次受封及他们后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认为,这真是和我所听到的传闻不一样!《尚书》说:“各个邦国都应协调和睦”,直到夏、商时代,有的邦国竟经历了几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经幽王、厉王之后,在《春秋》的记载上还能见的到。《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的千余年,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而屏卫着天子。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深信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朝兴起了,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户不过万户,小的只有五六百户。以后几代,民众们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增加了一倍,财产也象这样不断积累,他们确实富裕厚足了。于是,这些人的子孙骄傲自满了,忘记了自己祖先创业的艰难,干起了荒淫邪恶的勾当。从开始受封到太初时只有百余年的时间,而原来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一下子就全完了。这由国家法网渐渐严密的缘故,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当世的禁令啊!   生活在今世,记住古代的道理是要把它当作镜子来对照自己,可不一定今天就与古代完全一样。帝王们完全可以制定不同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主要还是以成就功业为原则,岂能完全一样?观察功臣侯门为什么受到尊荣恩宠和为什么受到废黜羞辱,也是当今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何必非得古代的传闻!在此,我考察了功臣侯们的始末,把关于他们的文献改列成下表,其中有有些没能完全弄清本末之处。不过,以后如果有人想继续推究和说明其中的道理,这个表还是可以参阅的。注释 <1>“社”,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土神。“稷”,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谷神。“社”、“稷”连言,则用以代指国家。  <2>“等”,等级。这里泛指各种带有等级的国家制度。 <3>“封爵之誓”,汉高祖封侯时有约誓,欲使功臣所得爵位世代相传。誓词以丹色刻写在铁券上,即所谓“丹书铁券”。  <4>“河”,黄河。“带”,衣带。“使河如带”,使黄河变成衣带一般狭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以此来譬喻久远。 <5>“厉”,磨刀石。“泰山若厉”,使泰山变成磨刀石一样短小,这同“使河如带”一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句意在表示久远。  <6>“爰”,音yu2n,乃,于是。“苗裔”,子孙后代。“爰及苗裔”,此四句誓词《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作“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7>“根本”,指汉高祖时期始受封的功臣。 <8>“枝叶”,指功臣侯者的后裔。“陵夷”,衰颓。 <9>“余”,我。“读高祖侯功臣”,阅读高祖对功臣进行封爵的记载。这种记载,即是当时的侯籍。  <10>“异哉所闻”,此谓异于下文提到的《尚书》、《春秋》记载的情况,并不是异于“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云云之意。  <11>“《书》”,即《尚书》。“协和万国”,语出《尚书·尧典》。《尧典》作“协和万邦”。“邦”改作“国”,避汉高祖刘邦讳。在《尧典》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尧使各个邦国之间关系和协。  <12>“幽”,周幽王,周宣王之子,公元前七八一年至前七七一年在位。在位期间,为政昏乱,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厉”,周厉王,周夷王之子。执政期间,剥削繁苛,压制舆论,公元前八四一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彘(在今山西霍县),十四年后死于彘。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 <13>“唐虞”,即陶唐氏和有虞氏,皆为传说时期的远古部落,其首领前者是尧,后者是舜。 <14>“蕃”,与“藩”字通,屏障的意思。  <15>“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据表间所列,高祖功臣侯者一百三十七人,另有王子四人,外戚二人,共一百四十三人。实际上,高祖功臣受封为侯的,本表尚有漏载者。  <16>“萧、曹、绛、灌”,指萧何、曹参、绛侯周勃、灌婴。 <17>“太初”,汉武帝年号,凡四年,时当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一年。  <18>“见”,与“现”字同。“见侯五”,指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埤山侯仁、戴侯秘蒙、谷陵侯冯偃。  <19>“秏”,与“耗”字同,意为无、尽。  <20>“罔”,与“网”字同,法网。“少”,稍略,略微。  <21>“兢兢”,小心谨慎。 <22>“绲”,与“混”字通。

如此江山 青社第四次例课

子产不毁乡校颂

减字木兰花·春情

鹧鸪天

忆秦娥

虞师晋师灭夏阳

六国论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临江仙 次箫

杜蒉扬觯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

南乡子二首 其一 游西山

晚泊

庄辛论幸臣

昭君怨·送别

南乡子

鹧鸪天

申胥谏许越成

惜分钗

晚春江晴寄友人 / 晚春别

兰陵王·恨之极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风入松 次箫赋《水龙吟》题余词集,语多溢美,赋此所以报也

踏莎行·初春

润州二首

踏莎行

山行

山鹧鸪词

临江仙

舟中晓望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宿郑州

马嵬驿

虞美人 其三 和顾夐

焚书坑

蝶恋花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卜算子·席间再作

破阵子

四块玉·浔阳江

临江仙

哨遍·春词

四块玉·马嵬坡

山亭柳

蟾宫曲·金陵怀古

浣溪沙五首 其一 和韦庄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木兰花慢 鲁迅先生逝世廿周年纪念作

对竹思鹤

满江红·蒜山怀古

七里濑

江神子

咏史

超然台记

拨不断·布衣中

定风波 其五 再悼伯屏

浣溪沙·姜女祠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石鼓歌

破阵乐·露花倒影

沉醉东风·有所感

木兰花慢 赠煤黑子

念奴娇·石头城

南乡子 其二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与余生书

更漏子·柳丝长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浣溪沙·春情

梦扬州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鹊踏枝 其七 和冯延巳

折桂令·毗陵晚眺

采桑子 其四 和冯延巳

听流人水调子

水龙吟·西湖怀古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临江仙二首 其二 游圆明园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临江仙 《乐章集》有此体,按谱用前韵赋

书事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

苦雪四首·其一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寡人之于国也

满宫花·月沉沉

宿山寺

浣溪沙 「后期」七字叶九

江城子二首 其二 和韦庄

庄暴见孟子

虞美人

念奴娇·洞庭春晚

鹊踏枝 其五 和冯延巳

春暮

鹧鸪天 赠北河沿柳

西塍废圃

山坡羊·潼关怀古

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ISBN图书库 专业库 大中专院校库 必远播 关于我们 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题库 中考体育题库 古诗词 京ICP备190522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