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内容: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坐帆船来到蓬丘岛,上樟楼观赏著名的钱塘江潮。
五马大车载你我一同遨游,兴致如三山逐浪高。
天竺寺森然收如眼底;一路松风在唱着秋天的歌。
看云卷云舒,变化莫测;顺水流而上,穷其源头的清幽。
遥远的大海在重重山峦的那边,窗外江水奔涌归大海。
诗写好了,足以傲视日月,吴国山水充满了无限乐趣!
注释
唐时,杭州隶江南东道。州有天竺寺,乃今之下天竺寺。《咸淳临安志》:下竺灵山寺,在钱塘县西十七里。隋开皇十三年,僧真观法师与道安禅师建,号南天竺寺。唐永泰中赐今额。《淳祐志》云:大凡灵竺之胜,周回数十里,而岩壑尤美,实聚于下天竺灵山寺。自飞来峰转至寺后,岩洞皆嵌空玲珑,莹滑清润,如虬龙瑞凤,如层华吐萼,如皱縠叠浪,穿幽透深,不可名貌。林木皆自岩骨拔起,不土而生。传言兹岩产玉,故腴润能育焉。其间,唐宋游人题名不可殚纪。《一统志》:下天竺寺,在杭州府城西十五里。晋咸和中建,寺前后有飞来、莲花诸峰,合涧、跳珠诸泉,梦谢、流杯、月桂诸亭,游人多至其间。
《十洲记》:蓬丘,蓬莱山也。
《梦梁录》:樟亭驿,即浙江亭也,在跨浦桥南江岸。《浙江通志》:樟亭,在钱塘县旧治南五里,后改为浙江亭,今浙江驿其故址也。
三山,谓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
五马,古太守事。
杨齐贤曰:自西湖入天竺寺路,夹道皆古松,其地名曰九里松。灵隐、天竺同在一处,皆由松门而进。
颜延年诗:“振揖发吴洲。”秋胡行 其二
长门赋·并序
巫山一段云·琪树罗三殿
踏莎行
婆罗门引·春尽夜
巫山一段云·清旦朝金母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狼山观海
芳树
浣溪沙
薤露
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渡河到清河作
江神子
夏日叹
秋思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代秋情
匈奴歌
青衫湿·悼亡
惜分飞 赞倭女肉美
春词二首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芙蓉池作
病中感怀
暮归
东山吟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天津道中
奉家君命题画 其一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奉家君命题画 其二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沧监道上
有赠并序
避兵河曲城外观丰乐池示庐和钦总辨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咸阳值雨
题沙河桥旅店壁
津河道中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席上赠金石珊明府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洛阳道中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宿云际寺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书感
谒金门·示知命弟
赠杨云史先生
寄怀赵雁秋益州
红绣鞋·晚秋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九龙塘
九龙城
舟中遇闽人吴娴民以诗见赠答之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题秋水鸳鸯大幅
踏莎行·院落深沉
题陈小溪画仕女
除夕有怀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入世
哭刘司户蕡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赏春一首呈邓拙园丈
在北题壁
籍亮侪先生五十寿时 其一
籍亮侪先生五十寿时 其二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读史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送人出都
发后渚
出塞
病起题绥远教育厅壁
感时十五年秋 其一
送友人
还旧居
感时十五年秋 其二
书感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寄生草·间别
偶成
念奴娇·凤凰山下
长乡校有作呈吴子范丈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一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二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三
杨柳枝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四
庐陵王墓下作
京汉车上行
题竹柏桃花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伯牙绝弦
秋兴八首同念希先生作忘三存五 其一
秋兴八首同念希先生作忘三存五 其三
踏莎行·小径红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