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到清河作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内容: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王维居济州(治今山东济宁)期间,是王维渡黄河到清河县城的途中所写,属于王维前期的作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扬帆行舟黄河上,秋水汇积远接天涯。 水天相接处忽然裂开豁口,现出繁华的城邑万户千家。 顺流前行又有城镇闪入眼中,宛然可见郊野的桑麻。 回头瞻望我的故乡京洛,只见洪波浩渺远连云霞。 注释 河:指黄河。清河:唐贝州治所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西。唐济州属河南道,贝州属河北道,由济州治所渡河西北行,即可至清河。 大河:即黄河。 积水,指积聚的水。 天波,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拆,裂,开。郡邑,当指唐河北道博州治所聊城县(今山东聊城东北)。唐时济州治所(今山东茌平西南)与博州治所隔河相望,由 展开阅读全文∨

赏析

:  此诗描绘的是黄河下游的景致。作者行舟河上,视野开阔,所以诗中多从大处着墨,写出深沉、壮观、气势磅礴的景象。诗歌开篇两句就写出“积水穷天涯”的浩荡气势,表现出黄河的雄壮和开阔的景象。“天波忽开拆”两句写从水天一色开拆的缝中,看见“郡邑千万家”,然后看见城市,接着是城外的农田,读之令人如见如闻。这两句不仅气势雄浑,意境壮美,而且准确地捕捉住诗人坐船时特有的运动感受,落笔自然而有奇致。五六两句写作者沿河所见的盛况。“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一方面说明盛唐时期人口多、集市经济兴盛的状况,另一方面桑麻繁盛也构成了平原以东地带城乡风景的一大特色。结尾两句描写作者回首时,只看见河水连天,看不见故乡了,由此抒思乡之情,情景交融,发人遐思,言已尽而意未穷。   这首诗写出黄河下游的积水淼浩,波光连天,崔嵬峥嵘,黛色葱郁,一派廓大气势,显示出王维前期山水诗歌的明朗风格。诗人看山,是黛色葱郁,气势宏大,仿若一个绿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崔嵬峥嵘;看水,是波光连天,浩洁瀚瀚,一望无际,又或像一条劈开山峡的巨龙,一泻千里,如此廓大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从思想境界看,此诗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静观”,即在社会之外看社会,人生之外看人生,景观之外看景观,充分体现了王维山水诗的深邃、幽静等特点。

江神子

夏日叹

秋思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代秋情

匈奴歌

青衫湿·悼亡

惜分飞 赞倭女肉美

春词二首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芙蓉池作

病中感怀

暮归

东山吟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天津道中

奉家君命题画 其一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奉家君命题画 其二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沧监道上

有赠并序

避兵河曲城外观丰乐池示庐和钦总辨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咸阳值雨

题沙河桥旅店壁

津河道中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席上赠金石珊明府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洛阳道中

江间作四首·其三

宿云际寺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书感

谒金门·示知命弟

赠杨云史先生

寄怀赵雁秋益州

红绣鞋·晚秋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九龙塘

九龙城

舟中遇闽人吴娴民以诗见赠答之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题秋水鸳鸯大幅

踏莎行·院落深沉

题陈小溪画仕女

除夕有怀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入世

哭刘司户蕡

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赏春一首呈邓拙园丈

在北题壁

籍亮侪先生五十寿时 其一

籍亮侪先生五十寿时 其二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

读史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送人出都

发后渚

出塞

病起题绥远教育厅壁

感时十五年秋 其一

送友人

还旧居

感时十五年秋 其二

书感

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

寄生草·间别

偶成

念奴娇·凤凰山下

长乡校有作呈吴子范丈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一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二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三

杨柳枝

孙师郑先生见示乙亥元旦诗四律依均奉答 其四

庐陵王墓下作

京汉车上行

题竹柏桃花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

伯牙绝弦

秋兴八首同念希先生作忘三存五 其一

秋兴八首同念希先生作忘三存五 其三

踏莎行·小径红稀

乔山人善琴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秋兴八首同念希先生作忘三存五 其四

秋兴八首同念希先生作忘三存五 其五

地震

旧苑

赠清漳明府侄聿

式如复和书感四诗匆匆叠均奉酬四首仍柬药痴念希涵础琴湘诸诗老 其一

式如复和书感四诗匆匆叠均奉酬四首仍柬药痴念希涵础琴湘诸诗老 其二

孟子见梁襄王

冬日归旧山

式如复和书感四诗匆匆叠均奉酬四首仍柬药痴念希涵础琴湘诸诗老 其三

式如复和书感四诗匆匆叠均奉酬四首仍柬药痴念希涵础琴湘诸诗老 其四

ISBN图书库 专业库 大中专院校库 必远播 关于我们 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题库 中考体育题库 古诗词 京ICP备190522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