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内容: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创作背景
: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王昌龄开元二十七年(739)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
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注释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镇江市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有“心若怀冰”句,比喻心地纯洁。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也是以“玉壶冰”比喻清白的操守。唐人有时也以此比喻为官廉洁,如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
高楼:指芙蓉楼。赏析
: 这两首诗所记送别的时间和情景是“倒叙”。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第二首写第一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饯行之事。
第一首写平明送客,临别托意。”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江宁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了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别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此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主要还是抒情,堪称一绝。水龙吟 偶读半塘老人《和天籁集 睡词》,赏心同抱,戏同其韵
春夜
季梁谏追楚师
农家望晴
玉烛新 汉中农家掘土,得北宋铁钱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三台令二首 其一 和石帚师
己亥岁感事
别房太尉墓
桃花溪
三台令二首 其二
八声甘州 观弈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秋望
梦芙蓉 秋已尽,思无穷,江亭促坐,复成一日之欢,书付履平索和
六丑
吴孙皓初童谣
春日
长亭怨慢
蝶恋花·出塞
雨无正
蓦山溪 和履平
百字令 履平冲寒见过,并出示新词,率次韵奉和一首
沔水
醉翁操 寒城索处,与履平数相喁于,意犹未尽,再申以此解
村夜
昼梦
采桑子·当时错
送别
沁园春 列宁墓前作,一九五六年
午日处州禁竞渡
富贵曲
客至
水调歌头
云汉
高阳台 一九七六年秋暮,与履平、守元、树梁、梦乔花潭小集
入若耶溪
霜花腴 一九七七年九日,再集花潭,次守元韵
泊岳阳城下 / 泊岳阳楼下
岁晏行
南湖早春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猛虎行
梦坡招饮春宵楼壶丈诗先成依韵叠赋二章 其一
南征
梦坡招饮春宵楼壶丈诗先成依韵叠赋二章 其二
狂夫
大雅·瞻卬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新秋夜寄诸弟
偶成
忆故居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丁亥除夕作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
村晚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己丑广州七夕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
念奴娇·过洞庭
纯阳观梅花
宿江边阁 / 后西阁
庚寅人日
白帝
庚寅元夕用东坡韵
辛卯广州端午
王孙游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辛卯七夕
兰溪棹歌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猛虎行
壬辰春日作
舟夜书所见
晓莹生日赋一诗为寿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
秋兴八首·其一
甲午元旦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
伤心行
甲午春朱叟自杭州寄示观新排长生殿传奇诗因
江上
杜陵叟
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苍生望,自理东山旧管弦”戏题一绝
贫女
登快阁
赠刘司户蕡
南朝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庚寅广州七夕
城东早春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咏常熟红豆
二月二十四日作
曲江二首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