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行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内容: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创作背景

: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暮春,杜甫游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到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这首诗大概是杜甫到夔州后不久所作。杜甫在夔州看到下层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和土风民俗,感慨万千,写下了《负薪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夔州的处女头发都已经斑白了,四五十岁了还没有丈夫。 遭遇了丧乱更嫁不出去,一辈子只能留着遗憾而悲叹。 当地的风俗是男的坐享其成而女的立地侍候,男的在屋里当家,女的出入操劳。 女子背着柴火回来是极为常见的,卖出去的钱要供给一家生活和缴纳税务。 到老了仍然是双鬟垂到颈部的处女打扮,野花同银钗一起戴在头上。 竭尽全力上山砍柴和去市场卖柴,为了谋取小利不顾生死,还要去盐井运盐。 她们终年劳累,面带泪痕,衣单体寒,困居在偏僻的山脚下。 如果说巫山一带的妇女天生粗丑,那么是不可能有王昭君的。 注释 半华:斑白,见得是老处女。四十五十:是说有的四十岁,有的五十岁。 嫁不售:即嫁不出去。 土风:当地风俗习惯。重男轻女,故男坐女立。此以下四句是统说一般妇女们,不专指未嫁的老处女。 “应”:一作“男”,“应当门户”:一作“应门当户”。下即写妇女出入操劳的事情。 十犹八九:即十有八九,见得极普遍。应供给:供给一家生活及缴纳苛捐杂税。 此以下四句:复承前处女而言,因未嫁,故犹结双鬟(这是处女的标志);因穷,故野花山叶与银钗并插。 登危:是说登高山去打柴。集市门:入市卖柴。 死生射利:不顾死生的去挣点钱。负薪之外,又负盐,所以说兼盐井。 石根:犹山根。 巫山:在长江边巫山县(今重庆巫山)境,属夔州。昭君:王嫱字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后嫁匈奴。

赏析

:  此诗写出了夔州妇女的勤劳困苦,表现了诗人对她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结句答问,正是深意所在。诗中通过对夔州一带重男轻女风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也是杜甫一贯的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反映。   开头四句并非着意写夔州的生活习俗,而是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社会问题。《后汉书·周举传》指出当时的社会弊病是:“内积怨女,外有旷夫。”这在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社会同样存在。女子“上头”后一般至十六、七岁即出嫁,而夔州女已经头发半自,四五十岁了,仍然是找不到丈夫的老处女,原因是她们遭逢丧乱,男丁减员,女子嫁不出。夔州处女被安史之乱葬送了青春年华,所以抱恨终生,令人叹息。“堪咨嗟”,一作“长咨嗟”,用“堪”字是表现作者对夔州处女命运的哀怜和悲叹,而用“长”字则是夔州处女的自怨自悒。   此诗的第二个层次,即“土风”以下二句,着重写男尊女卑、男逸女劳的当地风俗。女子同时肩负着男人和女人的两种义务,承受着心理和体力的双重折磨,却处在男人的附属地位上。   “十有”以下八句是对夔州妇女日常生活的具体描写,也可以说是诗的第三个层次。这一层写得很有特色,八句之中两两交叉,分别写夔州女的劳动和妆束。她们十之八九要砍柴、卖柴,换的钱来养家糊口。女子既要维持家计,又要应付官府摊派,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老处女的肩上。接下去两句写她们的服饰,颇有画龙点睛之妙。杜甫写的是老处女,所以她们把头发挽成垂颈的双鬟。因为是处女,她们爱美的心思尚未泯灭,尽管头发已经半白了,上面却插着银钗和野花山叶等饰物。这些还只是作为铺垫,目的是写夔州处女的操劳之苦。滚西一带的集市在高处,她们背着柴草拼力爬高到市集上出卖。对于“死生射利兼盐井”句,意思是背盐只赚得蝇头微利,是贩私盐,是偷偷摸摸地贩卖私盐,这样“死生射利”四字才有着落。夔州女除了负薪,还得背盐。在唐代盐铁由国家专卖,贩私盐不允许,但可以多赚一点钱。她们冒着生命危险去贩卖一点私盐,并不是像大商人那样为了屯积居奇。杜甫把史书中的“乘时射利”和“豪贾射利”改为“死生射利”,正是为了说明背盐女子像获取猎物一样冒险挣钱。“死生”二字是定性的,“射利”二字是绘形的。正因为负薪女挣扎在饥寒和死亡线上,所以她们备感生活的艰辛,挥泪度日。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酸的图画。   最后二句是反诘语,用以照应全篇,意谓夔州处女老大嫁不出去,并不是因为她们长得粗丑,美貌动人的王昭君的故乡不就是在这一带吗?这里的“巫山”与宋玉《高唐赋》的巫山神女无直接关系,当指地名而言,但其中也包含着此地自古出美人的意思,从而增强了全诗的讥刺意味。   此七言古诗,在现存杜诗中系一首颇为别致、耐人寻味的风土诗。诗以贫苦的劳动妇女为题材,其描绘当时夔州一带的农村妇女,乃具有典型之意义。杜甫对此不仅寄以深厚的同情,且在最后“若道巫山”二句中,尤针对封建统治者诬蔑劳动妇女为“鹿丑”的不实之词,理正词严地予以驳斥。此在全部古典诗歌史上乃是鲜见的。诗写土风,文字质朴。

清江引·立春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闲中

公无出门

挽胡子晋

空囊

寿阳曲·远浦帆归

金钱花

越园为天如作画属题

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小极后春尽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过崔八丈水亭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

书愤 其二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三月过行宫

雪夜感旧

客楼月下赠别马武仲

周印昆湘潭老屋有柏、枣、胡桃、木芙蓉数事,曾属陈师曾为绘《老屋花木图》属题

早梅芳·海霞红

赠刘蓝田(一作卢象诗)

赠魏斋并题其印集

崇效寺看牡丹同瘿公

织妇辞

春夕

哭袁季九师 其四

浪淘沙

浪淘沙·其六

过三海

酒德颂

法源寺看丁香同魏斋秋湄

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

哭袁季九师 其三

楚人养狙

十二月四日雪中作乡书,既而得句

岁暮吟

念奴娇·策勋万里

哭潘致中

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枯荷 其四

寄刘孝叔

汴河曲

郡斋风夜

潘安素乞题其先德峄琴学士西园涉趣图

山坡羊·冬日写怀

客夜

封建论

万生园赏菊赋呈节庵先生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咏史 其一

十一月初二雪夜归作寄伯扬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忆官廨梅花

北风

行香子·三山作

碧磵驿晓思 / 碧涧驿晓思

五月二日雨中感怀 其六

春愁曲

随师东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再答瘿公 其二

云鬟烟鬓与谁期

泜水

园夜

漫成一首寄区生得潜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十一月初一夜重读邓秋门遗诗

游金山寺

哭袁季九师 其二

园坐寄树人广州秋湄苏州

送韦城李少府

白沟行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相思令·苹满溪

浣溪沙·徐邈能中酒圣贤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题胡生伯孝湖滨偕隐图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闲居

园坐

艾如张

三月十九日发广州海上作

澳居杂诗 其五

清明谒袁督师墓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八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越园画梅题一绝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好事近·叶暗乳鸦啼

瑶花慢·朱钿宝玦

游净业湖普济寺,同瘿公、敷庵,明日二子以诗索和,作答 其一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 其二

筑城行

梁节庵先生挽诗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题秋娘所寄小照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和卢侍御通塘曲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ISBN图书库 专业库 大中专院校库 必远播 关于我们 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题库 中考体育题库 古诗词 京ICP备190522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