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内容: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鉴赏

: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清平乐

南乡子二首 其一 岁暮自青岛赴济南,欲归无计,小住为佳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南乡子二首 其二 岁暮自青岛赴济南,欲归无计,小住为佳

鹧鸪天

长命女·春日宴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行香子三首 其二 三十初度自寿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行香子三首 其三 三十初度自寿

蝶恋花

从登香炉峯诗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临江仙

木兰花慢

绝句漫兴九首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折桂令·过多景楼

浣溪纱

送崔融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采桑子

采桑子

菩萨蛮·秋风扫尽闲花草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归国谣

时运·其二

蓦山溪·自述

采桑子

采桑子

金陵怀古

水调歌头

鹧鸪天 屏兄寄红叶来,赋此为酬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伤仲永

踏莎行 岁暮晤君培、继韶

凤归云·向深秋

忆秦娥 次日同至北海看雪

孙权劝学

华清宫三首·其三

浣溪沙

鹧鸪天

阳山道中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夜飞鹊 津门晤樗园

百字令

横塘

学弈

满江红 与樗园夜话

同褒子秋斋独宿

鹧鸪天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论语十二章

汉宫春

论语十则

青玉案

雨中花慢

湖亭望水

菩萨蛮

劝学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清平乐

楚江怀古三首

送东阳马生序

天仙子

御街行

读书要三到

浣溪沙·菊节

鹧鸪天

为学一首示子侄

临江仙 题纳兰《饮水》《侧帽》二词

秋怀

青玉案

邴原泣学

莺梭

木兰花慢

问说

绮罗香

高阳台 戏咏榴花

临江仙引·渡口

勤学

水调歌头

书院

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春洲曲

望海潮

袁州州学记

南乡子

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

鹧鸪天

虽有嘉肴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

鹧鸪天

责子

木兰花慢 卜者午夜吹笛,怆然有融予怀也

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临江仙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浣溪沙

ISBN图书库 专业库 大中专院校库 必远播 关于我们 辐射安全管理与防护题库 中考体育题库 古诗词 京ICP备1905221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