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0厘米 |
B.6米 |
C.10米 |
D.2米 |
A.大气高空逆温 |
B.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 |
C.雷暴时闪电的放电 |
D.飓风或龙卷风导致的上升气流 |
A.电感 |
B.压敏元件 |
C.电容 |
D.电阻 |
A.电磁铁 |
B.电阻 |
C.电感 |
D.电容 |
A.双极型晶体管 |
B.五栅变频管 |
C.三极电子管 |
D.发电机 |
A.负极上通常标有字母“C” |
B.负极上通常标有“负极”字样 |
C.负极上通常标有星号“*” |
D.靠近负极的元件表面上通常印有环线标记 |
A.正极和负极 |
B.门极和基极 |
C.源极和漏极 |
D.加极和减极 |
A.双极型晶体管 |
B.场效应管 |
C.桥式整流器 |
D.硅二极管 |
A.桥式整流器 |
B.双极型晶体管 |
C.硅二极管 |
D.场效应管 |
A.导通电阻 |
B.前向压降 |
C.前向电阻 |
D.增益 |
A.用来给调相信号检波 |
B.将语音信号从背景噪声中分离开来 |
C.用来给CW或SSB信号检波 |
D.解调FM信号 |
A.将几个电台的信号混合在一起 |
B.将电台连接到一些辅助设备上,如TNC |
C.阻止通带以外不必要的信号 |
D.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到中频 |
A.反相器 |
B.乘积检波器 |
C.鉴频器 |
D.限幅器 |
A.在天线和接收机之间 |
B.在发射机功放的后面 |
C.在发射机和天调之间 |
D.在接收机音频输出处 |
A.松香芯焊锡丝 |
B.铝焊锡丝 |
C.银焊锡丝 |
D.酸心焊锡丝 |
A.这个电路两端可能存在一个很大的电容 |
B.欧姆表有了故障 |
C.该电路是一个张弛振荡电路 |
D.这个电路两端可能存在一个很大的电感 |
A.扩频通信 |
B.封包通信 |
C.相移键控 |
D.单边带通信 |
A.AM |
B.扩频通信 |
C.SSB |
D.FM |
A.如果频率上有电台堆叠,要确保每次只报自己呼号的后两位 |
B.为了确保自己在对方的日志中,要和他通联两次 |
C.三项全部正确 |
D.尽可能不发送除了呼号和必要的信号报告以外的其他信息 |
A.是菱形天线 |
B.是垂直极化的天线 |
C.是地波天线 |
D.是水平极化的天线 |
A.0.5mm 铝 |
B.1.5mm 铝 |
C.0.5mm 铁 |
D.1.5mm 铁 |
A.X 射线 |
B.电磁波 |
C.电子束 |
D.重离子 |
A.1.5μSv/h |
B.2.0μSv/h |
C.2.5μSv/h |
D.3.0μSv/h |
A.2.0;2.0 |
B.2.0;1.0 |
C.1.0;1.0 |
D.2.5;2.5 |
A.20mSv |
B.50mSv |
C.150mSv |
D.500mSv |
A.最长不得超过 2 个月 |
B.最长不得超过 3 个月 |
C.最长不得超过 4 个月 |
D.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 |
A.15 |
B.20 |
C.30 |
D.50 |
A.低于 |
B.等于 |
C.超过 |
D.接近于 |
A.铅橡胶围裙 |
B.铅橡胶帽子 |
C.防护屏风 |
D.防护眼镜 |
A.0.4mGy |
B.1.5mGy |
C.5mGy |
D.7mGy |
A.25mGy/min |
B.50mGy/min |
C.75mGy/min |
D.100mGy/min |
A.0.5mm 铝 |
B.1.5mm 铝 |
C.0.5mm 铁 |
D.1.5mm 铁 |
A.10m2、2.5m |
B.15m2、3.0m |
C.20m2、3.5m |
D.30m2、4.0m |
A.30kV |
B.40kV |
C.50kV |
D.60kV |
A.1.5μSv/h |
B.2.0μSv/h |
C.2.5μSv/h |
D.3.0μSv/h |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
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C.剂量限值 |
D.经济目的 |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
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C.个人剂量限值 |
D.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和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A.2 |
B.3 |
C.4 |
D.5 |
A.职业照射 |
B.环境照射 |
C.公众照射 |
D.医用照射 |
A.不需要 |
B.铅橡胶颈套 |
C.铅防护眼镜 |
D.移动铅防护屏风 |
A.5mGy |
B.7mGy |
C.10mGy |
D.30mGy |
A.1mGy |
B.2mGy |
C.3mGy |
D.4mGy |
A.运动规律 |
B.基因结构 |
C.细胞系统 |
D.解剖结构 |
A.X 射线摄影 |
B.X 射线透视 |
C.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
D.放射治疗 |
A.10m2、2.5m |
B.15m2、3.0m |
C.20m2、3.5m |
D.30m2、4.0m |
A.2.0;2.0 |
B.2.0;1.0 |
C.1.0;1.0 |
D.2.5;2.5 |
A.20mSv |
B.50mSv |
C.150mSv |
D.500mSv |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
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C.个人剂量限值 |
D.利弊权衡 |
A.15 |
B.20 |
C.30 |
D.50 |
A.上界 |
B.中间值 |
C.下界 |
D.最低值 |
A.不需要 |
B.铅橡胶颈套 |
C.铅防护眼镜 |
D.移动铅防护屏风 |
A.0.4mGy |
B.1.5mGy |
C.5mGy |
D.7mGy |
A.1mGy |
B.2mGy |
C.3mGy |
D.4mGy |
A.电离辐射 |
B.特征辐射 |
C.电磁辐射 |
D.脉冲辐射 |
A.1.0;2.0 |
B.2.0;1.0 |
C.1.0;1.0 |
D.2.5;2.5 |
A.影像诊断 |
B.超声诊断 |
C.造影诊断 |
D.断层诊断 |
A.1.5μSv/h |
B.2.0μSv/h |
C.2.5μSv/h |
D.3.0μSv/h |
A.半年~1 年 |
B.1 年~1 年半 |
C.1 年~2 年 |
D.2 年~3 年 |
A.20mGy |
B.25mGy |
C.35mGy |
D.50mGy |
A.GB 18871—2002 |
B.GB 18871—2019 |
C.GB 4792—1984 |
D.GB 8703—1988 |
A.GB 18871—2002 |
B.GB 18871—2004 |
C.GB 4792—1984 |
D.GB 8703—1988 |
A.核磁共振 |
B.介入放射学 |
C.核医学 |
D.放射治疗 |
A.不符合正当性原则 |
B.属于公众照射范畴 |
C.应按照有关规定仔细审查 |
D.应按照普通医疗照射对待 |
A.20mGy |
B.25mGy |
C.35mGy |
D.50mG |
A.25mGy/min |
B.50mGy/min |
C.75mGy/min |
D.100mGy/min |
A.低能X 射线 |
B.中能X 射线 |
C.高能X 射线 |
D.硬X 射线 |
A.10m2、2.5m |
B.15m2、3.0m |
C.20m2、3.5m |
D.30m2、4.5m |
A.心脏 |
B.肿瘤 |
C.血管 |
D.治疗性 |
A.1.5μSv/h |
B.2.0μSv/h |
C.2.5μSv/h |
D.3.0μSv/h |
A.二 |
B.三 |
C.四 |
D.五 |
A.2 个月 |
B.4 个月 |
C.6 个月 |
D.12 个月 |
A.3mSv |
B.4mSv |
C.5mSv |
D.6mSv |
A.医学放射工作人员 |
B.受检者 |
C.患者 |
D.有关公众 |
A.20mSv |
B.50mSv |
C.150mSv |
D.500mSv |
A.医疗照射指导是针对中等身材受检者提出的一种合理的平均而言的典型值。 |
B.医疗照射指导可作为当前良好放射学实践的指南。 |
C.不能视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达到最佳性能的指南。 |
D.不允许依据临床判断实施高于指导水平的照射。 |
A.20mGy |
B.25mGy |
C.35mGy |
D.50mG |
A.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
B.放射性核素 |
C.射线 |
D.有害物质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宇宙射线由质子、电子、γ 射线和各种介子等高速粒子组成。 |
B.宇宙射线的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少。 |
C.宇宙射线与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氧、氮等多种元素的原子核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称作宇生放射性核素。 |
D.原生放射性核素还有一些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核素,如 40K 等。 |
A.A |
B.B |
C.C |
D.D |
A.1/16 |
B.1/8 |
C.1/2 |
D.1 |
A.A |
B.B |
C.C |
D.D |
A.0.4mGy/h |
B.0.5mGy/h |
C.1.1mGy/h |
D.1.5mGy/h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医学影像用 CT 机 |
B.放疗 CT 模拟定位机 |
C.核医学 SPECT-CT |
D.核医学 PET-CT |
E.牙科 CT 机 |
A.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
B.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 |
C.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 |
D.机房内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
E.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
A.密封放射源 |
B.非密封放射源 |
C.核电站 |
D.铀矿 |
E.射线装置 |
A.时间 |
B.剂量计 |
C.距离 |
D.屏蔽 |
E.手套 |
A.医用X 射线摄影设备 |
B.医用X 射线透视设备 |
C.X 射线 CT |
D.X 射线摄影 CR |
E.乳腺X 射线摄影设备 |
A.儿童 |
B.青年 |
C.妇女 |
D.中年 |
E.老人 |
A.荧光屏透视 |
B.影像增强器透视 |
C.平板探测器透视 |
D.模拟定位透视 |
E.介入治疗透视 |
A.诊断性介入 |
B.治疗性介入 |
C.血管内介入 |
D.五官介入 |
E.呼吸系统介入 |
A.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认真选择并综合使用各种参数,以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与可接受的图像质量和临床检查目的相一致的最低照射。 |
B.只有在把受检者转移到固定放射学检查设备是不现实的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 并采取了严格的放射防护措施后,才可使用可携式、移动式放射学检查设备。 |
C.除非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进行的检查以外,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妇女施行会引起其腹部或骨盆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 |
D.应周密安排育龄妇女的腹部或骨盆的任何诊断检查,以使可能存在的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最小。 |
E.尽可能对电离辐射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提供恰当屏蔽。 |
A.初级辐射 |
B.次级辐射 |
C.激光辐射 |
D.电磁辐射 |
E.贯穿辐射 |
A.轫致辐射 |
B.特征辐射 |
C.非电离辐射 |
D.电磁辐射 |
E.激光辐射 |
A.医用X 射线诊断 |
B.介入放射学 |
C.核医学 |
D.放射治疗 |
E.核磁共振 |
A.明显的放射性标志 |
B.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
C.防护安全联锁 |
D.安全和防护设施 |
E.危化品储藏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