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kV |
B.40kV |
C.50kV |
D.60kV |
A.1.5μSv/h |
B.2.0μSv/h |
C.2.5μSv/h |
D.3.0μSv/h |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
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C.剂量限值 |
D.经济目的 |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
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C.个人剂量限值 |
D.辐射实践的正当性和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A.2 |
B.3 |
C.4 |
D.5 |
A.职业照射 |
B.环境照射 |
C.公众照射 |
D.医用照射 |
A.不需要 |
B.铅橡胶颈套 |
C.铅防护眼镜 |
D.移动铅防护屏风 |
A.5mGy |
B.7mGy |
C.10mGy |
D.30mGy |
A.1mGy |
B.2mGy |
C.3mGy |
D.4mGy |
A.运动规律 |
B.基因结构 |
C.细胞系统 |
D.解剖结构 |
A.X 射线摄影 |
B.X 射线透视 |
C.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
D.放射治疗 |
A.10m2、2.5m |
B.15m2、3.0m |
C.20m2、3.5m |
D.30m2、4.0m |
A.2.0;2.0 |
B.2.0;1.0 |
C.1.0;1.0 |
D.2.5;2.5 |
A.20mSv |
B.50mSv |
C.150mSv |
D.500mSv |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
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
C.个人剂量限值 |
D.利弊权衡 |
A.15 |
B.20 |
C.30 |
D.50 |
A.上界 |
B.中间值 |
C.下界 |
D.最低值 |
A.不需要 |
B.铅橡胶颈套 |
C.铅防护眼镜 |
D.移动铅防护屏风 |
A.0.4mGy |
B.1.5mGy |
C.5mGy |
D.7mGy |
A.1mGy |
B.2mGy |
C.3mGy |
D.4mGy |
A.电离辐射 |
B.特征辐射 |
C.电磁辐射 |
D.脉冲辐射 |
A.1.0;2.0 |
B.2.0;1.0 |
C.1.0;1.0 |
D.2.5;2.5 |
A.影像诊断 |
B.超声诊断 |
C.造影诊断 |
D.断层诊断 |
A.1.5μSv/h |
B.2.0μSv/h |
C.2.5μSv/h |
D.3.0μSv/h |
A.半年~1 年 |
B.1 年~1 年半 |
C.1 年~2 年 |
D.2 年~3 年 |
A.20mGy |
B.25mGy |
C.35mGy |
D.50mGy |
A.GB 18871—2002 |
B.GB 18871—2019 |
C.GB 4792—1984 |
D.GB 8703—1988 |
A.GB 18871—2002 |
B.GB 18871—2004 |
C.GB 4792—1984 |
D.GB 8703—1988 |
A.核磁共振 |
B.介入放射学 |
C.核医学 |
D.放射治疗 |
A.不符合正当性原则 |
B.属于公众照射范畴 |
C.应按照有关规定仔细审查 |
D.应按照普通医疗照射对待 |
A.20mGy |
B.25mGy |
C.35mGy |
D.50mG |
A.25mGy/min |
B.50mGy/min |
C.75mGy/min |
D.100mGy/min |
A.低能X 射线 |
B.中能X 射线 |
C.高能X 射线 |
D.硬X 射线 |
A.10m2、2.5m |
B.15m2、3.0m |
C.20m2、3.5m |
D.30m2、4.5m |
A.心脏 |
B.肿瘤 |
C.血管 |
D.治疗性 |
A.1.5μSv/h |
B.2.0μSv/h |
C.2.5μSv/h |
D.3.0μSv/h |
A.二 |
B.三 |
C.四 |
D.五 |
A.2 个月 |
B.4 个月 |
C.6 个月 |
D.12 个月 |
A.3mSv |
B.4mSv |
C.5mSv |
D.6mSv |
A.医学放射工作人员 |
B.受检者 |
C.患者 |
D.有关公众 |
A.20mSv |
B.50mSv |
C.150mSv |
D.500mSv |
A.医疗照射指导是针对中等身材受检者提出的一种合理的平均而言的典型值。 |
B.医疗照射指导可作为当前良好放射学实践的指南。 |
C.不能视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达到最佳性能的指南。 |
D.不允许依据临床判断实施高于指导水平的照射。 |
A.20mGy |
B.25mGy |
C.35mGy |
D.50mG |
A.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
B.放射性核素 |
C.射线 |
D.有害物质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宇宙射线由质子、电子、γ 射线和各种介子等高速粒子组成。 |
B.宇宙射线的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少。 |
C.宇宙射线与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氧、氮等多种元素的原子核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称作宇生放射性核素。 |
D.原生放射性核素还有一些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核素,如 40K 等。 |
A.A |
B.B |
C.C |
D.D |
A.1/16 |
B.1/8 |
C.1/2 |
D.1 |
A.A |
B.B |
C.C |
D.D |
A.0.4mGy/h |
B.0.5mGy/h |
C.1.1mGy/h |
D.1.5mGy/h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医学影像用 CT 机 |
B.放疗 CT 模拟定位机 |
C.核医学 SPECT-CT |
D.核医学 PET-CT |
E.牙科 CT 机 |
A.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
B.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 |
C.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 |
D.机房内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
E.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
A.密封放射源 |
B.非密封放射源 |
C.核电站 |
D.铀矿 |
E.射线装置 |
A.时间 |
B.剂量计 |
C.距离 |
D.屏蔽 |
E.手套 |
A.医用X 射线摄影设备 |
B.医用X 射线透视设备 |
C.X 射线 CT |
D.X 射线摄影 CR |
E.乳腺X 射线摄影设备 |
A.儿童 |
B.青年 |
C.妇女 |
D.中年 |
E.老人 |
A.荧光屏透视 |
B.影像增强器透视 |
C.平板探测器透视 |
D.模拟定位透视 |
E.介入治疗透视 |
A.诊断性介入 |
B.治疗性介入 |
C.血管内介入 |
D.五官介入 |
E.呼吸系统介入 |
A.执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认真选择并综合使用各种参数,以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与可接受的图像质量和临床检查目的相一致的最低照射。 |
B.只有在把受检者转移到固定放射学检查设备是不现实的或医学上不可接受的情况下, 并采取了严格的放射防护措施后,才可使用可携式、移动式放射学检查设备。 |
C.除非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进行的检查以外,避免对怀孕或可能怀孕妇女施行会引起其腹部或骨盆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 |
D.应周密安排育龄妇女的腹部或骨盆的任何诊断检查,以使可能存在的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最小。 |
E.尽可能对电离辐射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提供恰当屏蔽。 |
A.初级辐射 |
B.次级辐射 |
C.激光辐射 |
D.电磁辐射 |
E.贯穿辐射 |
A.轫致辐射 |
B.特征辐射 |
C.非电离辐射 |
D.电磁辐射 |
E.激光辐射 |
A.医用X 射线诊断 |
B.介入放射学 |
C.核医学 |
D.放射治疗 |
E.核磁共振 |
A.明显的放射性标志 |
B.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
C.防护安全联锁 |
D.安全和防护设施 |
E.危化品储藏柜 |
A.铅橡胶颈套 |
B.铅防护眼镜 |
C.移动铅防护屏风 |
D.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 |
E.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 |
A.辐射安全许可证 |
B.放射诊疗许可证 |
C.排污许可证 |
D.辐射治疗许可证 |
E.辐射诊断许可证 |
A.手机 |
B.灯源 |
C.CT 诊断 |
D.辐照灭菌 |
A.功能障碍 |
B.不孕不育 |
C.肿瘤 |
D.遗传效应 |
A.移动式拍片机 |
B.便携式 X 透视 |
C.牙科摄影 |
D.乳腺 X 摄影 |
A.死亡 |
B.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坏 |
C.疲劳、呕吐 |
D.没有疾病感觉 |
A.医用诊断 X 射线机机房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防护与安全。 |
B.X 射线机工作时辐射场有三种射线:用射线、漏射线和散射线。 |
C.防护设计原则即合理安排漏射线、散射线的量,有效控制有用射线。 |
D.医用诊断 X 射线机机房的设置一般可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 |
A.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转移并沉积在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与激发。 |
B.直接作用导致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结构的改变,并继而引发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
C.直接作用可以破坏膜系的分子结构,如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内质体膜,核膜和质膜,从而干扰细胞器的正常功能。 |
D.间接作用将自身的能量转移至水分子,并引起水分子的电离与激发,产生原发辐解产物。 |
A.X 透视 |
B.胃肠 X 诊断 |
C.牙科摄影 |
D.乳腺 X 摄影 |
A.间接做用中能量直接转移并沉积在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与激发。 |
B.间接作用导致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结构的改变,并继而引发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
C.直接作用可以破坏膜系的分子结构,如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内质体膜,核膜和质膜,从而干扰细胞器的正常功能。 |
D.间接作用将自身的能量转移至水分子,并引起水分子的电离与激发,产生原发辐解产物。 |
A.CT |
B.胃肠 X 诊断 |
C.X 透视 |
D.介入治疗透视 |
A.衰变常数 |
B.性质 |
C.活度 |
D.污染程度 |
A.放射性物质 |
B.射线装置 |
C.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
D.密封源 |
A.β 射线的测量要注意 γ 射线的影响 |
B.β 射线的测量要注意 α 射线的影响 |
C.β 射线的测量要注意中子的影响 |
D.β 射线的测量要注意质子的影响 |
A.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即在围裙内侧佩带个人剂量计, 在围裙外侧佩带个人剂量报警仪 |
B.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即在围裙内侧佩带个人剂量报警仪,在围裙外侧佩带个人剂量计 |
C.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一个佩带在围裙内侧用来估算皮肤和眼睛的当量剂量,另一个佩带在围裙外侧用来估算有效剂量 |
D.带有防护围裙工作的情况,需要使用两个剂量计,一个佩带在围裙内侧用来估算有效剂量,另一个佩带在围裙外侧用来估算皮肤和眼睛的当量剂量 |
A.人为控制 |
B.安全措施 |
C.防护手段 |
D.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 |
A.常规监测 |
B.任务相关监测 |
C.特殊监测 |
D.场所监测 |
A.为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平均当量剂量或全身有效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
B.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资料 |
C.为内照射个人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
D.为公众受照剂量评价提供资料 |
A.包括 |
B.不包括 |
C.等同 |
D.小于 |
A.剂量率 |
B.个人剂量 |
C.活度 |
D.能谱 |
A.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 |
B.防护手段 |
C.安全措施 |
D.人为控制 |
A.保护人类 |
B.保护环境 |
C.限制一切有关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 |
D.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降低到合理可达尽可能低的水平 |
A.α 射线 |
B.质子 |
C.β 射线 |
D.γ 射线 |
A.每个工作区要保持相对独立,不能有空气流动 |
B.气体流动方向是从危险程度高的区域流向危险程度低的区域 |
C.从外界补充进入工作场所的空气,应当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 |
D.从工作区释放到大气中的排出气体,应当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 |
A.放射性污染 |
B.污染 |
C.辐射 |
D.放射性吸附 |
A.密闭 |
B.经过防护处理 |
C.密闭和经过防护处理 |
D.普通的 |
A.佩戴个人剂量计 |
B.携带除尘设备 |
C.记录放射性水平 |
D.打开通风设备 |
A.大得多 |
B.小得多 |
C.一样多 |
D.没有放射性的照射 |
A.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的辐射引起的不同生物学效应 |
B.无量纲,它描述了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全身总危害的贡献 |
C.为了统一表示各射线对机体的危害效应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A.加热能加速衰变 |
B.加压能加速衰变 |
C.不受任何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
D.放射性核素结合成化合物后就不发生衰变了 |
A.2001 |
B.1998 |
C.2002 |
D.1992 |
A.固体微粒主要通过皮肤渗入 |
B.液态的氧化氚和碘蒸气、碘溶液或碘化合物溶液主要通过皮肤渗入 |
C.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水、入口器具主要通过食入 |
D.放射性气体和液体污染空气后经呼吸道吸入体内 |
A.急性效应 |
B.遗传效应 |
C.确定性效应 |
D.随机性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