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
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代内容: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创作背景
: 这首词是在北宋灭亡的时候,作者流落江南之时创作的,此时的作者正值中年,满腔爱国热情的作者,看到眼前的美景,想到灭国之痛,写下这首用江南清明之美景来衬托对故国(北宋)灭亡之悲情的作品。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时节的雨水落在祭拜后残留的香烛纸钱上,桥下溪水碧绿,桥外燕子衔湿泥筑巢。白日渐长,独自一人人寂寞的倚着栏杆。
刚退去竹皮的竹子正散发着嫩绿之色,刚掉落花瓣的新杏,还未散发出酸味。如此好的江南美景与谁一起观赏呢。
注释
香火:香烛纸钱.用以祭祀鬼神。
燕泥寒:燕子衔湿泥筑巢。
日长:春分后,夜短日长。
箨(tuò):竹皮,笋壳。
修篁(huáng):美好的竹子。篁:竹.
褪花:花瓣掉落。
与谁看:与谁一起观赏。赏析
: 这首小词写于南渡后的某个清明节。全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忧时伤事的苦闷心情。
上片抓住清明时节江南特有的风光展开画面。“雨湿清明”,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状了江南一带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香火残”,指清明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碧溪”,写江满溪碧青色的春水。“燕泥寒”,说南来的燕子正啄着带寒意的泥土准备筑巢。词人面对以上这些风物,不由得件件触起深沉悲凉的感慨。由清明扫墓而联想起自己逃离家乡客居江南,无法祭扫先人之坟;由燕子啄泥做窠,而联想起自己四处飘零无以为家,更由霏霏淫雨,料峭春寒,而联想起国事的暗淡艰难。透过歇拍“日长独自倚阑干”的背后,可以想见词人心中蕴含着多少辛酸沉痛的潜台词啊!上片中迷漾的景色又正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一种深沉动人的韵。
下片写江南美好的春景及悲苦的心绪。首句描画出刚脱了笋壳的修长的新竹青翠欲滴,散发出一片耀眼的绿色,沁人心脾。次句化用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句意,状写新近褪落了娇艳花瓣的杏花杏子尚小,嫩绿而酸,清新可爱。这样美妙的江南春色是多么令人心花怒放,神怡颜开啊!然而词人笔锋陡转,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既与上片歇拍孤独怆然韵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这正是朱敦儒南渡后中期词作的可贵之处。这首词如同这一时期其它同类题材的词作一样,如“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苏幕遮》)’“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念奴娇》),“秋风又到人间,叶珊珊。四望烟波无尽,欠青山”(《相见欢》),以真性情写真景物,将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地交织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思想性和艺术性均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太常引·客中闻歌
踏莎美人·清明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清平乐·雨晴烟晚
崇效寺对牡丹作三首 其一
即事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秋娘曲京师菊部杜云红善秦声奏技中和园为怨众所排转徙塞外予独因之有漂泊之感为作此曲
子夜歌·三更月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东京赋
题汤雨生行书卷子
鲁灵光殿赋
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九月廿三夜酒后作明日越园南返矣
冬夕
题友人山居
哭单父梁九少府
北海月夜作寄怀黄元白西湖
淮民谣
题明末南园诸子送黎美周北上诗卷并所附黎遂球二札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春尽日园坐成吟
倦寻芳·香泥垒燕
题岭南小雅集集终录简岸先生诗
秋夕
月
和魏斋同游江亭
书河上亭壁
生朝
寅正九夜,梦中子贤示予楹帖,“极昭风云允,后至名德高”,十字。书者杜晴。寤而弗遗,续成是篇
舟中夜起
生朝过陈述叔同登茶楼作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题桃花扇传奇三首 其二
五月二日雨中感怀 其四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
秋夜
题篝灯纺读图
谒金门·秋夜
偶感
谒金门·秋感
溪居即事
五月二日雨中感怀 其二
霁夜
澳居杂诗 其一
立秋
四园竹·浮云护月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越调】凭阑人_江夜江水澄
闰五月十八夜大雨中题壬寅试卷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鼎湖飞水潭同林宰平,明日宰平北返
三月十七日登粤秀山
雪夜感怀
至节即事
闻笛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忆昔二首
暑雨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阿房宫赋
普天乐·翠荷残
春尽日过社园,风霾未开,丁香盛白,简汤定之 其一
村居
中秋夜独游北海对月作
贾生
双调·水仙花
笑歌行
题揭阳姚君悫秋园
送张孟劬 其一
题霜腴图为朱彊村先生寿 其一
秋至
馆娃宫怀古
古东门行
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
梁甫吟
五月二日雨中感怀 其一
南朝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二月十四日东山寓楼
鸡鸣埭曲
正月五日雪过北海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古宴曲
又观打鱼
胡夔文挽诗
莫相疑行
千秋岁·水边沙外
人月圆·为细君寿
山行
与顾章书
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上巳与敷庵登江亭忆与诸学子前年之游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海赋
最高楼·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