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中作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内容: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
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创作背景
: 这首诗疑作于王维在辋川时期,时间约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此时作者四十多岁,年龄与陶渊明辞官时(年四十一)接近。当时朝政日坏,王维郁郁失志,所以向往隐逸生活。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没有才能不能辜负圣明时代,思念回东溪守着竹篱故居。
不厌弃尚平尽早了却儿女婚嫁,却嫌恨陶潜辞官归隐年岁已迟。
逢临秋季草堂边蟋蟀叫得更急,时近黄昏深山里蝉鸣徒增悲意。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与白云相依。
注释
早秋:初秋。唐王勃《秋江送别》诗之一:“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故篱:故乡。
尚平:即尚长(尚子平)。一作“向平”。
陶令:即陶潜(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故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蛩(qióng)响:犹蛩声。
蛩:蟋蟀。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空林:渺无人迹的树林。
期:约,约定。赏析
: 此诗首句“无才不敢累明时”,谦词反语出之,王维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不是真的无才。此句笔法微婉,旨趣却很明白。
颔联二句用了两个典故,出句用的是东汉尚长之典,见三国魏嵇康《高士传》。汉建武(汉光武帝年号,25年六月—56年四月)中,尚长子女婚嫁已毕,遂不问家事出游名山大川,后不知所终。对句是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而去的故事。陶渊明曾经在彭泽当县令,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有次有个督邮来督查,他觉得这个督查粗俗而又傲慢,但是又不得不去,一旁的县吏建议他穿得整整齐齐去拜见督邮,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向小人折腰”,于是挂印归去。此二句这两个典故,表明诗人与尚子平、陶渊明一样的意欲归隐山林的思想,而且归隐之心非常迫切。
颈联是从山野间的昆虫的声音,也就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早秋寒凉萧瑟的特点。蟋蟀和秋蝉的凄苦音响,预示着一个寥落季节的来临,予人一种萧索落寞的秋季感受。临秋的蟋蟀响急,薄暮的寒蝉声悲,是景语,也是情语,映衬出作者的迟暮感。
最后二句写诗人隐居山中,门庭冷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每天在林中散步,独与白云相伴,如闲云野鹤一般,充满幽居的情趣。这里说自己寂处山中,空林独往,只和白云期会,厌倦仕途的心情,约略可见。
此诗主要申明作者自己无心世事,向往隐逸生活,抒发了一个隐士的情怀。全诗语言含蓄,意味悠长。短歌行
题《长吉集》
点绛唇 骑马出镇海门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莺啼序 和梦窗韵
莺啼序 仍和梦窗韵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百字令《题河东君像》
百字令 九月六日,偕友持螯,饮城西酒楼。半醉同游西山,入吾谷看枫,复上剑门,宿严氏山居
百字令 和病鹤《伤春词》长歌韵
高阳台 观秋赛有感
高阳台
高阳台 其一 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齐天乐·竹深不放斜阳度
高阳台 其二 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齐天乐 寒蝉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羽衣曲不传,戏补之
解语花 花魂,从清真
解语花 花泪,从草窗
水天远 顺风归舟出杨公塘
白鼻騧
被花恼 题《愿作鸳鸯不羡仙》图
被花恼 题《化为蝴蝶甘同梦》图
丑奴儿慢 其一 秋海棠二则
晓起
丑奴儿慢 其二 秋海棠二则
风流子 城西见杨柳
沁园春 其一 美人血
沁园春 其二 美人泪
怨词
沁园春 其三 美人骨
定风波
一丝风 拟飞卿用其韵
浣溪纱
浣溪纱
摸鱼儿
摸鱼儿 忆海上游
摸鱼儿 重见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摸鱼儿 自题《人面桃花图》
浪淘沙 其一 书愿二则
浪淘沙 其二 书愿二则
虞美人 白洋纱梅花帐
湘月 读《西湖志》
湘月
水调歌头 过燕子矶
水调歌头
洞仙歌 和慧珠韵
洞仙歌
花非花
念奴娇 红毛刀
清平乐
破阵子 拟稼轩壮词
满庭芳 自题《倚马图》
南歌子 自题词集
定风波
定风波
浣溪纱
浣溪纱
浣溪纱
浣溪纱
虞美人 其一 蝴蝶二则
虞美人 其二 蝴蝶二则
卖花声 西山墨兰
露华 佛手
鹊踏枝 《废园》
扬州慢 过王废基、夏侯桥、东高墩,即齐云落星楼旧址。潘元绍七姬自焚,丛葬于此
瑞龙吟 题《檗子填词》图,踵和清真韵
西子妆慢 题壬子花朝
角招 春阴连日,乍寒乍暖,戏作闺语
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徵招 代玉人病起自述
瑶台第一层 自题《银山女王》小说
三株媚
绮寮怨
游赤石进帆海
双双燕
念奴娇 用稼轩韵
霜花腴 之《重过安定君宅和梦窗自度曲韵》
霜花腴 寄怀安定君,仍用梦窗韵
霜花腴 有忆,仍用梦窗韵
秋暮吟望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芦花
木兰花慢 情丝
水龙吟 《梦观沧海》
水龙吟
水龙吟 瓶中桂花
水龙吟 七夕
水龙吟 中秋
暗香 其一 姑苏小泊二则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过扬子江
贺新凉
贺新凉 偕延陵君游虎丘后山
贺新凉 赠杏儿
贺新凉 赠阿素
贺新凉 其一
贺新凉 其二
贺新凉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