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
B.输入阻抗特性曲线 |
C.功率-时间曲线 |
D.频率-时间曲线 |
A.正向无所谓,但需并联限流电阻 |
B.正向直接连接到电源上 |
C.正向连接,需串联限流电阻 |
D.反向连接,需串联限流电阻 |
A.4个 |
B.5个 |
C.2个 |
D.3个 |
A.较小的栅极信号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屏极电压的成比例变化 |
B.较小的栅极信号电压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屏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C.较小的栅极信号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屏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D.较小的阴极电流变化就可以引起较大的屏极电压的成比例变化 |
A.较小的栅极信号电压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漏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B.较小的栅极信号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漏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C.较小的源极信号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漏极电压的成比例变化 |
D.较小的栅极信号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较小的漏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A.较小的发射极信号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集电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B.较小的基极信号电压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集电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C.较小的基极信号电压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集电极电压的成比例变化 |
D.较小的基极信号电流变化可以引起较大的集电极电流的成比例变化 |
A.电压放大倍数;没有单位量纲;符号为“k” |
B.互导(跨导); 单位为“倍”;符号为“A” |
C.电流放大倍数;没有单位量纲;符号为“β” |
D.互导(跨导); 单位为毫安/伏;符号为“gm” |
A.互导(跨导);; 单位为毫安/伏;符号为“gm” |
B.电流放大倍数;没有单位量纲;符号为“β” |
C.电压放大倍数;没有单位量纲;符号为“k” |
D.互导(跨导); 单位为“倍”;符号为“A” |
A.电流放大倍数;没有单位量纲;符号为“β” |
B.互导(跨导); 单位为毫安/伏;符号为“gm” |
C.电压放大倍数;没有单位量纲;符号为“k” |
D.互导(跨导); 单位为“倍”;符号为“A” |
A.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金属绝缘栅场效应三极管、结型场效应三极管 |
B.金属绝缘栅场效应三极管、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结型场效应三极管 |
C.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结型场效应三极管、金属绝缘栅场效应三极管 |
D.结型场效应三极管、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金属绝缘栅场效应三极管 |
A.增益不超过30dB的放大器 |
B.工作点始终处于线性工作区的放大器 |
C.输入信号电压幅度始终小于10毫伏的放大器 |
D.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始终小于10伏的放大器 |
A.工作点可以超出线性工作区的放大器 |
B.输入信号电压最大幅度大于10毫伏的放大器 |
C.增益超过30dB的放大器 |
D.输出信号电压最大幅度大于10伏的放大器 |
A.共发射极放大器 |
B.共栅极放大器 |
C.共基极放大器 |
D.共集电极放大器 |
A.共发射极放大器 |
B.共源极放大器 |
C.共集电极放大器 |
D.共基极放大器 |
A.共集电极放大器 |
B.共基极放大器 |
C.共漏极放大器 |
D.共发射极放大器 |
A.共集电极放大器、共发射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 |
B.共发射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 |
C.共基极放大器、共发射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 |
D.共栅极放大器、共源极放大器、共漏极放大器 |
A.共源极放大器、共漏极放大器、共栅极放大器 |
B.共发射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 |
C.共基极放大器、共发射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 |
D.共集电极放大器、共发射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 |
A.共栅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
B.共栅极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最小 |
C.共栅极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最高,同样的信号电流可得到较大的输入电压 |
D.输入阻抗低,栅极接地进一步阻断输入输出的极间电容耦合,因此工作稳定,不易自激 |
A.发射极负反馈电阻,稳定直流工作点 |
B.负载电阻,将集电极信号电流转换为信号电压 |
C.偏流电阻,为晶体管提供偏置电流以工作在适当工作点 |
D.集电极负反馈电阻,提供负反馈,减少信号失真 |
A.发射极负反馈电阻,稳定直流工作点 |
B.偏流电阻,为晶体管提供偏置电流以工作在适当工作点 |
C.负载电阻,将发射极信号电流转换为信号电压 |
D.负载电阻,将集电极信号电流转换为信号电压 |
A.发射极负反馈电阻,稳定直流工作点 |
B.偏流电阻,为晶体管提供偏置电流以工作在适当工作点 |
C.基极负反馈电阻,提供负反馈,减少信号失真 |
D.负载电阻,将输入信号电流转换为信号电压 |
A.负反馈电容,提供负反馈,减少信号失真 |
B.旁路电容,使发射极交流信号电流分量顺利通过,不致在Re造成压降形成负反馈 |
C.输入耦合(或隔直流)电容,使输入交流信号电流进入放大器但阻隔直流电流分量出入 |
D.输出耦合(或隔直流)电容,使输出交流信号顺利输出但阻隔直流分量电流出入 |
A.旁路电容,使发射极交流信号电流分量顺利通过,不致在Re造成压降形成负反馈 |
B.输入耦合(或隔直流)电容,使输入交流信号电流进入放大器但阻隔直流电流分量出入 |
C.输出耦合(或隔直流)电容,使输出交流信号顺利输出但阻隔直流分量电流出入 |
D.负反馈电容,提供负反馈,减少信号失真 |
A.输入耦合(或隔直流)电容,使输入交流信号电流进入放大器但阻隔直流电流分量出入 |
B.输出耦合(或隔直流)电容,使输出交流信号顺利输出但阻隔直流分量电流出入 |
C.旁路电容,使发射极交流信号电流分量顺利通过,不致在Re造成压降形成负反馈 |
D.负反馈电容,提供负反馈,减少信号失真 |
A.提高信噪比 |
B.改善接收机音频输出的保真度 |
C.改善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
D.提高接收机最终的音频输出功率电平 |
A.尽量安装在靠近接收机的地方,放大器最好加热以防止元器件温度过低 |
B.尽量安装在靠近接收机的地方,放大器尽量采用较高的电源电压以求更高的增益 |
C.尽量安装在远离天线的地方,放大器采用射频正反馈电路以提高增益 |
D.尽量安装在靠近天线的地方,信号特别微弱时对放大器冷却以降低热噪声 |
A.D |
B.A |
C.B |
D.C |
A.B |
B.C |
C.A |
D.D |
A.A、B、C、D |
B.A |
C.A、B、C |
D.A、B、D |
A.A |
B.A、B、C、D |
C.A、B、C |
D.A、B、D |
A.失真小,工作稳定,但增益会有所减小 |
B.放大倍数增大,输出信号含有的新频率分量增多 |
C.增益增大,但失真会有所增加 |
D.输出信号幅度加大,而需要的输入信号幅度减小 |
A.待处理信号波形的复杂程度 |
B.待处理信号的带宽占最高频率分量的百分比 |
C.待处理信号的最低频率分量 |
D.待处理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 |
A.待处理信号的带宽占最高频率分量的百分比 |
B.待处理信号波形的复杂程度 |
C.待处理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 |
D.待处理信号的最低频率分量 |
A.等于信号最高频率分量 |
B.大于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1.2倍 |
C.大于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 |
D.等于信号频率的2倍 |
A.采样速率大于8f,采样精度不低于10位 |
B.采样速率大于10f,采样精度不低于9位 |
C.采样速率大于4f,采样精度不低于8位 |
D.采样速率大于16f,采样精度不低于10位 |
A.存储、数模转换、数字运算、模数转换 |
B.模数转换、存储、数字运算、数模转换 |
C.数字运算、模数转换、存储、数模转换 |
D.数模转换、数字运算、存储、模数转换 |
A.100波特,50位/秒 |
B.50波特,100位/秒 |
C.50波特,50位/秒 |
D.100波特,100位/秒 |
A.100波特,100位/秒 |
B.31.25波特,31.25位/秒 |
C.100波特,50位/秒 |
D.50波特,100位/秒 |
A.15.625波特,62.5位/秒 |
B.15.625波特,250位/秒 |
C.15.625波特,15.625位/秒 |
D.62.5波特,250位/秒 |
A.31.25波特,125位/秒 |
B.31.25波特,31.25位/秒 |
C.31.25波特,62.5位/秒 |
D.50波特,100位/秒 |
A.频率合成器的数字电路中在信号跳变时产生谐波,造成噪声 |
B.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复杂,大量元器件的热噪声叠加成相位噪声 |
C.频率合成器的振荡器产生非理想正弦波,带有噪声频率分量 |
D.从检测到本振频率漂移并反馈纠正需要捕捉时间,该延迟造成本振信号相位抖动 |
A.使发射功率超过额定值而烧坏发射机末级射频功率器件 |
B.电路失真产生谐波和互调产物,加大占用带宽,而通信效果很差 |
C.有效延长通信距离,使信号听起来更加饱满 |
D.有效延长通信距离,但信号听起来带有失真 |
A.对调幅信号进行解调的过程称为检波 |
B.对调频信号进行解调的过程称为检波 |
C.检查信号频率是否发生了不应有的偏离或者漂移过程称为检波 |
D.检查信号波形是否超过允许的幅度范围的过程称为检波 |
A.FSK(图像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B.仅使用到SSB调制 |
C.FM(图像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D.PSK(图像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A.仅使用到SSB调制 |
B.AM(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C.PSK(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D.FSK(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A.PSK(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B.仅使用到SSB调制 |
C.FSK(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D.ASK(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A.AM(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B.FSK(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C.仅使用到SSB调制 |
D.PSK(数字信息的音频基带信号调制)和SSB(频率搬移) |
A.双方的扫描行频不一致。 |
B.双方的行频、帧频一致,但是帧扫描的初始时刻不同步 |
C.双方设备没有正确设置调制极性 |
D.双方设备没有准确调谐在同一频率上 |
A.双方的扫描行频不一致。 |
B.双方的行频、帧频一致,但是帧扫描的初始时刻不同步 |
C.双方设备没有正确设置调制极性 |
D.双方设备没有准确调谐在同一频率上 |
A.每帧640或720行 |
B.每帧320或640行 |
C.每帧128或256行 |
D.每帧768或1024行 |
A.调幅,白电平为低电平(75%),黑电平为高电平(75%),同步电平为最高电平(100%) |
B.调幅,白电平为低频率(1200Hz),黑电平为高频率(2000Hz),同步电平为最高频率(2300Hz) |
C.调频,白电平为高频率(2300Hz),黑电平为低频率(1500Hz),同步电平为最低频率(1200Hz) |
D.调幅,白电平为高电平(87.5%),黑电平为低电平(30%),同步电平为最低电平(25%) |
A.数字慢扫描电视(DSSTV)或无线电传真(FAX) |
B.无线电传(RTTY) |
C.业余电视(ATV) |
D.模拟慢扫描电视(SSTV) |
A.标准频率信标 |
B.一种超低频寄生振荡 |
C.行同步信号 |
D.图像信号和载频之间的差拍 |
A.要求的接收机灵敏度不同 |
B.占用频带宽度不同 |
C.操作难度不同 |
D.像素分辨率、像素调制方法、行频、帧频等参数不同,适用于不同画质和环境条件 |
A.PACKET |
B.BPSK |
C.RTTY |
D.MFSK16 |
A.前者每个信号的宽度比较宽,因此抗御突发干扰的性能好,有利于短波DX通信 |
B.既然两者信息传输速率相同,通信效果是完全一样的 |
C.这一描述本身有问题,波特率应该总是等于信息传输速率的 |
D.后者的实际通信能力可能更强些,任何情况下波特率总是越高越好 |
A.300,200 |
B.100,100 |
C.200,200 |
D.400,200 |
A.ATV为FM或AM,广播电视为AM |
B.ATV为标清方式,广播电视为高清方式 |
C.ATV 为AM,广播电视为FM |
D.ATV 为PSK,广播电视为ASK |
A.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功率电平比,单位dB |
B.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功率电平比,单位dB |
C.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小功率电平,单位dBm或dBμW |
D.输出信号维持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小和最大功率电平之比,单位dB |
A.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大电动势,单位μV或mV |
B.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电压比,单位dB/V或dB/mV |
C.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小电动势,单位μV,或换算成dBμV、dBmV |
D.输出信号达到一定质量标准时输入信号的最小电压,单位μV,或换算成dBμV、dBmV |
A.1μV |
B.2μV |
C.0.5μV |
D.50μV |
A.-107dBm |
B.-113dBm |
C.-73dBm |
D.-103dBm |
A.-2dBμV |
B.3dBμV |
C.6dBμV |
D.0dBμV |
A.0.5μV |
B.1μV |
C.50μV |
D.2.5μV |
A.-73 dBm |
B.-107dBm |
C.-113 dBm |
D.-103 dBm |
A.-2dBμV |
B.0dBμV |
C.3dBμV |
D.6dBμV |
A.-103dBm |
B.0.02dBm |
C.-107dBm |
D.-113dBm |
A.-107dBm |
B.0.01dBm |
C.-103dBm |
D.-113dBm |
A.信道带宽、信道选择性和信道滤波器特性矩形系数 |
B.带内波动和信道带宽 |
C.镜像抑制比 |
D.前端带宽 |
A.前端带宽 |
B.带内波动和信道带宽 |
C.信道带宽、信道选择性和信道滤波器特性矩形系数 |
D.镜像抑制比 |
A.有用信号电压幅度对噪声电压幅度的比值 |
B.有用信号电压幅度对有用信号电压幅度及噪声电压幅度之和的比值 |
C.有用信号功率对噪声功率的比值 |
D.有用信号功率对有用信号功率及噪声功率之和的比值 |
A.接收机输入端信噪比Si/Ni对输出端信噪比So/No的比值 |
B.接收机输出端噪声功率电平与输入端噪声功率电平的比值 |
C.接收机输入端无信号时,输出端的噪声功率电平 |
D.接收机输入端噪声功率电平与输出端噪声功率电平的比值 |
A.Fn一定大于1;在同样的灵敏度下Fn越大越好 |
B.Fn一定小于1;在同样的灵敏度下Fn越接近于1越好 |
C.Fn一定小于1;在同样的灵敏度下Fn越接近于0越好 |
D.Fn一定大于1;在同样的灵敏度下Fn越接近于1越好 |
A.接收机输出端噪声功率电平与输入端噪声功率电平的比值的对数表达形式 |
B.接收机输入端信噪比Si/Ni对输出端信噪比So/No的比值的对数表达形式 |
C.接收机输入端无信号时,输出端的噪声功率电平的对数表达形式 |
D.接收机输入端噪声功率电平与输出端噪声功率电平的比值的对数表达形式 |
A.NF一定小于0;在同样的灵敏度下NF越接近于0越好 |
B.NF一定大于0;在同样的灵敏度下NF越接近于0越好 |
C.NF一定大于1;在同样的灵敏度下NF越大越好 |
D.NF一定处于0和1之间;在同样的灵敏度下NF越接近于1越好 |
A.数模变换(Digital-Analog Conversion),指包含有数模变换器的收信机 |
B.介质电容(Dielectric Capacitor),指采用了特殊介质电容器的收信机 |
C.直流(Direct Current),指用直流电源供电的收信机 |
D.直接变换(Direct-Covertion),即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在解调处理之前不经过频率变换 |
A.输入频率高于本振频率为上变频方式,输入频率低于本振频率为下变频方式 |
B.输入频率高于中频频率为上变频方式,输入频率低于中频频率为下变频方式 |
C.中频频率高于输入频率为上变频方式,中频频率低于输入频率为下变频方式 |
D.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为上变频方式,本振频率低于输入频率为下变频方式 |
A.接收机内部噪声在输出端的功率可以使一个接在输出端上的匹配电阻加热到的绝对温度 |
B.接收机内部噪声在输出端的功率可以使一个接在输出端上的匹配电阻加热升高的相对温度 |
C.接收机信噪比符合技术指标时所要求的设备环境温度 |
D.接收机的内部噪声功率等于一个接在天线输入端的优质匹配电阻产生相同的热噪声功率时电阻所具有的绝对温度 |
A.1,0dB,0°K |
B.0,0dB,-275°K |
C.0,1dB,17°K |
D.0,0dB,-273°K |
A.2,0dB,17°K |
B.2,3dB,290°K |
C.1,1dB,0°K |
D.1,0dB,-273°K |
A.特强带外干扰可使前级器件进入非线性区而产生互调干扰,需在接收机最前端加入衰减 |
B.避免本台发射机的强信号损坏接收电路 |
C.通常增益控制旋钮的控制范围不够宽,ATT开关用来加宽增益控制范围 |
D.遇特强的带内干扰时,打开ATT开关可防止音量过大而损坏扬声器或耳机 |
A.通信双方之一使用频率固定的发信设备时 |
B.一个业余电台使用独立的收信和发信设备时 |
C.两个业余电台不想使其他业余电台听到完整的对话内容时 |
D.本台呼叫受到大量电台回答(pile-up)时将收发信号错开以避免干扰,或者通信双方处于不同的国际频率分配或频率规划区域时 |
A.在其守听频率上发送本台的完整呼号 |
B.在其呼叫频率上发送对方完整呼号和本台的完整呼号 |
C.在其呼叫频率上发送本台的完整呼号 |
D.在其守听频率上发送对方完整呼号和本台的完整呼号 |
A.电离层的选择性衰落 |
B.仪器或电脑工作点飘移 |
C.接收机的自动增益控制不稳定 |
D.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电平不稳定 |
A.PACTOR |
B.AMTOR |
C.PSK31 |
D.RTTY |
A.发送端在发送数据报文前先按一定的算法进行编码处理,加入特定的冗余代码,在接收端按照相应算法进行解码,从而发现传输产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
B.发送端将每组数据报文重复发送足够多的次数,接收端收到后加以互相比较,选取比较一致的报文,以消除传输中的随机错误 |
C.发送端在发送一定数据后,如收到接收端的重传请求、或者收不到接收端的收妥确认,即重传出错的数据报文,对出错报文进行纠正 |
D.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发回发送端,由发送端比较核对,如发现出错,将重传出错的数据报文,从而恢复出错的报文 |
A.发送端将每组数据报文重复发送足够多的次数,接收端收到后加以互相比较,选取比较一致的报文,以消除传输中的随机错误 |
B.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发回发送端,由发送端比较核对,如发现出错,将重传出错的数据报文,从而恢复出错的报文 |
C.发送端在发送数据报文前先按一定的算法进行编码处理,加入特定的冗余代码,在接收端按照相应算法进行解码,从而发现传输产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 |
D.发送端在发送一定数据后,如收到接收端的重传请求、或者收不到接收端的收妥确认,即重传出错的数据报文,对出错报文进行纠正 |
A.-129.6 dBm |
B.-95.6 dBm |
C.-135.6 dBm |
D.-101.6 dBm |
A.-135.6 dBm |
B.-101.6 dBm |
C.-95.6 dBm |
D.-129.6 dBm |
A.-125.1 dBm |
B.-135.6 dBm |
C.-129.6 dBm |
D.-109.6 dBm |
A.-135.6 dBm |
B.-129.6 dBm |
C.-121.6 dBm |
D.-109.6 dBm |
A.略高于S6 |
B.略低于S6 |
C.略高于S4 |
D.略低于S5 |
A.S7 |
B.略高于S5 |
C.略高于S6 |
D.略低于S5 |
A.略高于S6 |
B.略低于S5 |
C.S7 |
D.略低于S6 |
A.略高于S5 |
B.S7 |
C.略高于S6 |
D.略低于S5 |
A.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由地球赤道平面在轨道升交点按顺时针方向计决定 |
B.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由地球赤道平面在轨道降交点按顺时针方向计决定 |
C.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由地球赤道平面在轨道升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计决定 |
D.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由地球赤道平面在轨道降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计决定 |
A.连续两次经过地球上某观测点的间隔时间 |
B.连续两次经过地球北极的间隔时间 |
C.连续两次经过其轨道上的某特定点的间隔时间 |
D.连续两次经过地球赤道的间隔时间 |
A.由北向南 |
B.由南向北 |
C.由东南向西北 |
D.由东北向西南 |
A.由北向南 |
B.由南向北 |
C.由东南向西北 |
D.由东北向西南 |
A.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解调处理后经线性放大,再重新调制并转发的卫星中继设备 |
B.接收到的上行信号经线性放大后解调处理,再重新调制并转发的卫星中继设备 |
C.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解调处理和重新调制后,经线性放大再转发的卫星中继设备 |
D.卫星上将接收到的一定带宽内的所有上行信号在频谱上平移(或平移加反转)后加以转发的中继设备 |
A.转发信号的幅度与上行信号幅度成线性正比,只能为CW、SSB和AM等带有振幅调制特征的通信方式进行中继 |
B.先对接收信号解调,经整形、线性放大后重新调制转发,提高下行信号高信噪比 |
C.转发工作频带范围内的所有信号而不改变原有的调制特征,可为各种常用业余无线电通信方式进行中继 |
D.转发器采用线性放大电路,转发的信号失真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