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新平楼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内容: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创作背景
: 诗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秋,李白刚离开长安,西游邠州时所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国都登上这新平城楼,面对寥落暮秋怀归却不得归使我心伤。
天空辽阔,夕阳在远方落下;寒波微澜,河水在静静流淌。
云朵从山岭的树林上升起,北来的大雁飞落在沙洲。
茫茫苍苍的几万里大地,极目远望使我忧愁。
注释
新平:唐朝郡名,即邠州,治新平县(今陕西彬县)。
“去国”二句:谓思归终南隐居之处,即所谓“松龙旧隐”。去国:离开国都。兹楼:指新平楼。兹:此。
寒波流:指泾水。
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时属秦国。秦,见《横江词》注。
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北方地区。
洲:水中可居之地。
苍苍:一片深青色,这里指旷远迷茫的样子。
目极:指放眼远望。鉴赏
: 李白怀着愤懑、失望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当他登上新平城楼,远望着深秋景象,时值暮秋,天高气爽,落日时分,登楼西望,目极之处,但见落日似比平日遥远;溪水清净,水波起伏,寒意袭人。此情此景,让李白不禁引起了怀归之情。他虽然壮志未遂,但并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想重返长安,干一番事业。然而,希望是渺茫的。他望着那“苍苍几万里”的祖国大地,联想起在唐玄宗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下,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正在到来,他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深深忧虑。因此,诗人发出了“极目使人愁”的感叹。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写诗人通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情感,用铺叙手法描绘一幅离开长安登新平城楼、时值暮秋想念长安的伤感景致,以“怀”、“归”、“伤”、“暮秋”等诗词烘托气氛,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写诗人登新平城楼时所见所闻的叙述,借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如“天”、“日”、“水”、“云”、“落”、“寒”、“流”、“起”、“飞”等,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而“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则勾画出一副凄凉的暮秋景色,这正是诗人怀归忧国,但又无可奈何的渺茫心情的反映。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写诗人登新平城楼眺望中所见后的感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既暗寓自己极度思念帝都长安的心情,又突显诗人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产生“愁”绪,抒发自己的感叹,把情与景关联得十分紧密。结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伤暮秋”,遥相呼应,构成了全诗的统一情调。
诗体在律古之间,李白虽能律,却不是律之所能律。其诗是从古乐府古风一路行来,自成体势,不一定只限于律古。全诗语言精练,不失迅猛阔大的气势,极富韵味,寥寥数笔,却情意深长,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处境困窘的忧伤之情。学生和玉佛
无题二首
湘灵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无题
赠薛校书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无题
悼丁君
零陵春望
长相思·山一程
赠人二首
发潭州
无题
报载患脑炎戏作
望天门山
台城游·南国本潇洒
秋夜有感
哀范君三章 其一
杂诗十二首·其二
天净沙·春
哀范君三章 其二
出塞二首·其一
哀范君三章 其三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 其二
星名诗
却东西门行
江南春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 其三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 其四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教授杂咏四首 其二
凉州词·其一
无题二首 其一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无题二首 其二
登高
别诸弟三首 其二 辛丑二月并跋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别诸弟三首 其三 辛丑二月并跋
春晓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其二
首秋轮台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其三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减字木兰花·寓意
赠人二首 其二
泊秦淮
送剑与傅岩叟
冬夜书怀
蝶恋花·春景
无题二首 其二
湘月·天风吹我
教授杂咏四首 其一
忆江南词三首
教授杂咏四首 其三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教授杂咏四首 其四
登鹳雀楼
祭书神文
清溪半夜闻笛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山行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
苏幕遮·怀旧
黄州
滁州西涧
柳营曲·叹世
题李凝幽居
对酒二首剧眩以来,已三年矣。近复一蹶,前
枫桥夜泊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蓬莱旅舍作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九日登一览楼
独觉
前赤壁赋
次韵黄苗子兄题聂绀弩三草集
社课咏春柳四首拟渔洋秋柳 其一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社课咏春柳四首拟渔洋秋柳 其二
望洞庭
社课咏春柳四首拟渔洋秋柳 其三
宿清溪主人
社课咏春柳四首拟渔洋秋柳 其四
村居
题回舟续集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偕友人行经西压桥听谈北海旧游
宿新市徐公店
听杨君大君弹琵琶
劳劳亭歌
自题紫幢寄庐图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自题新绿堂图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