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3.9MHz,次要业务 |
B.3.5-3.6MHz,专用业务 |
C.3.5-3.9MHz,主要业务 |
D.3.5-4.0MHz,主要业务 |
A.14-14.25MHz为专用,14.25-14.35为主要业务 |
B.14-14.35MHz为专用,14.35-14.45为主要业务 |
C.14-14.35MHz,专用 |
D.14-14.15MHz为专用,14.15-14.25为主要业务 |
A.21-21.45MHz,主要业务 |
B.21-21.45MHz,次要业务 |
C.21-21.35MHz,专用 |
D.21-21.45MHz,专用 |
A.28-29.7MHz,主要业务 |
B.28-29.7MHz,专用 |
C.28-30MHz,次要业务 |
D.28-29.6MHz,专用 |
A.7.100MHz、10.070MHz、14.100MHz、21.100MHz、28.200MHz |
B.14.150MHz、18.100MHz、21.200MHz、24.930MHz、28.200MHz |
C.7.150MHz、14.110MHz、18.150MHz、21.150MHz、28.150MHz |
D.14.100MHz、18.110MHz、21.150MHz、24.930MHz、28.200MHz |
A.18MHz业余频段 |
B.1.8MHz业余频段 |
C.10MHz业余频段 |
D.14MHz业余频段 |
A.7.023-7.200MHz |
B.7.000-7.200MHz |
C.7.030-7.200MHz |
D.7.000-7.100MHz |
A.14.070-14.250MHz |
B.14.030-14.350MHz |
C.14.000-14.250MHz |
D.14.100-14.350MHz |
A.18.1005-18.180MHz |
B.18.068-18.186MHz |
C.18.1105-18.168MHz |
D.18.110-18.170MHz |
A.21-21.35MHz |
B.21.125-21.45MHz,除去21.1495-21.1505 |
C.21.125-21.45MHz |
D.21-21.45MHz |
A.24.928-24.988MHz |
B.24.9205-24.99MHz |
C.24.9305-24.99MHz |
D.24.890-24.98MHz |
A.28.3-29.3MHz |
B.28.250-29.7MHz |
C.28.2-29.6MHz |
D.28-29.7MHz |
A.28.3-29.510MHz z |
B.29.51-29.7MHz |
C.29.3-29.7MHz |
D.28-29.7MHz |
A.F1+信号下边带的频率宽度 |
B.F1-信号下边带的频率宽度 |
C.F1-2×信号下边带的频率宽度 |
D.F1 |
A.F2-信号上边带的频率宽度 |
B.F2-2×信号上边带的频率宽度 |
C.F2 |
D.F2+信号上边带的频率宽度 |
A.联合国大会 |
B.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
C.国际电信联盟 |
D.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 |
A.无线电通信 |
B.邮政通信 |
C.有线通信 |
D.光通信 |
A.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的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其他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 |
B.利用无线电波进行的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以外的信息传输不属于无线电通信 |
C.无线电通信包括利用光在内的所有电磁波所进行的各种通信 |
D.产生无线电波并用其加热属于无线电通信的一种应用 |
A.电视机本振泄漏 |
B.电路接触点打火 |
C.对讲机按键发射 |
D.医用高频加热器泄漏 |
A.频率为3,000 Hz至3,000 MHz的电磁波 |
B.频率为3,000GHz以下的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
C.频率为3,000GHz以下的所有电磁波 |
D.频率为30 Hz至30GHz的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
A.全球划分为12个时区,每个理论时区宽度为经度30度,本初子午线通过0区的中心 |
B.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理论时区宽度为经度15度,其边界为东西经度为15的整倍数的子午线 |
C.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理论时区宽度为经度15度,本初子午线通过0区的中心 |
D.全球划分为12个时区,每个理论时区宽度为经度30度,其边界为东西经度为30的整倍数的子午线 |
A.本初子午线通过其中心的为0区,向东依次为东1区、东2区…东12区,向西依次为西1区、西2区…西12区 |
B.本初子午线通过中心的为0区,向西依次为1区、2区…24区 |
C.本初子午线通过中心的为0区,向东依次为1区、2区…24区 |
D.本初子午线通过中心的为0区,如向东数则依次称为东1区、东2区…东24区,如向西数则依次称为西1区、西2区…西24区 |
A.北京处于东8区,地方时间比0时区的时间晚8小时 |
B.北京处于东8区,地方时间比0时区的时间早8小时 |
C.北京处于西8区,地方时间比0时区的时间早8小时 |
D.北京处于西8区,地方时间比0时区的时间晚8小时 |
A.根据所在经度推算,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分别处于西8区、西7区和西6区 |
B.世界上实际使用法定分区,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都属于东8区 |
C.根据所在经度推算,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分别处于东6区、东7区和东8区 |
D.根据所在经度推算,北京、西安、乌鲁木齐分别处于东8区、东7区和东6区 |
A.晚8-N小时 |
B.早8-N小时 |
C.晚8+N小时 |
D.早8+N小时 |
A.早8-N小时 |
B.晚8-N小时 |
C.晚8+N小时 |
D.早8+N小时 |
A.将世界划分为3个区域,中国位于第3区 |
B.将世界划分为40个区域,中国位于第24、25区 |
C.将世界划分为17个区域,中国位于第8区 |
D.将世界划分为89个区域,中国位于第33、42、43、44、45、50区 |
A.国际业余无线电协会IARU,《IARU新闻》 |
B.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 |
C.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ARRL,《业余无线电手册》 |
D.美国《CQ》杂志,《WAZ奖状规则》 |
A.南北美洲为一区,亚洲(除俄罗斯、蒙古和部分西北亚洲国家)和大洋洲为二区,欧洲、俄罗斯亚洲部分、蒙古及部分西北亚国家为三区 |
B.欧洲、俄罗斯亚洲部分、蒙古及部分西北亚国家为一区,南北美洲为二区,亚洲(除俄罗斯、蒙古和部分西北亚洲国家)和大洋洲为三区 |
C.南北美洲为一区,欧洲、俄罗斯亚洲部分、蒙古及部分西北亚国家为二区,亚洲(除俄罗斯、蒙古和部分西北亚洲国家)和大洋洲为三区 |
D.欧洲、俄罗斯亚洲部分、蒙古及部分西北亚国家为一区,亚洲(除俄罗斯、蒙古和部分西北亚洲国家)和大洋洲为二区,南北美洲为三区, |
A.英国业余无线电协会RSGB,《无线电通信》杂志 |
B.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ARRL,《业余无线电手册》 |
C.国际业余无线电协会ITU,《IARU新闻》 |
D.美国《CQ》杂志,《WAZ奖状规则》 |
A.27、24、24 |
B.27、27、24 |
C.44、44、50 |
D.24、24、25 |
A.50、44、44 |
B.27、24、24 |
C.24、24、25 |
D.44、44、44 |
A.甲天线的信号功率为乙天线的6.15倍 |
B.甲天线的信号功率为乙天线的两倍 |
C.甲天线的信号功率为乙天线的5.15倍 |
D.甲天线的信号功率为乙天线的1/2 |
A.甲天线的效果与半波长偶极天线相当,乙天线比甲天线略差。 |
B.甲天线效果为零,不能工作,乙天线效果比甲天线好2倍。 |
C.甲、乙天线的效果实际相同 |
D.甲天线的效果与半波长偶极天线相当,乙天线发射的信号强度比甲天线好2dB。 |
A.低频(长波) |
B.特低频(特长波) |
C.甚低频(甚长波) |
D.超低频(超长波) |
A.SLF |
B.LF |
C.VLF |
D.ULF |
A.高频(短波) |
B.甚高频(米波) |
C.中频(中波) |
D.低频(长波) |
A.MF |
B.VHF |
C.LF |
D.HF |
A.中频(中波) |
B.低频(长波) |
C.甚高频(米波) |
D.高频(短波) |
A.VHF |
B.HF |
C.MF |
D.LF |
A.甚高频(米波) |
B.超高频(厘米波) |
C.特高频(分米波) |
D.高频(短波) |
A.VHF |
B.UHF |
C.HF |
D.SHF |
A.甚高频(米波) |
B.超高频(厘米波) |
C.高频(短波) |
D.特高频(分米波) |
A.VHF |
B.SHF |
C.UHF |
D.HF |
A.极高频(毫米波) |
B.超高频(厘米波) |
C.特高频(分米波) |
D.甚高频(米波) |
A.SHF |
B.VHF |
C.EHF |
D.UHF |
A.特高频(分米波) |
B.甚高频(米波) |
C.极高频(毫米波) |
D.超高频(厘米波) |
A.SHF |
B.VHF |
C.EHF |
D.UHF |
A.超高频(厘米波) |
B.特高频(分米波) |
C.极高频(毫米波) |
D.至高频(丝米波或亚毫米波) |
A.UHF |
B.SHF |
C.EHF |
D.THF |
A.请勿通过卡片管理局交换QSL卡 |
B.国际邮资券 |
C.写好收信人地址的信封 |
D.请尽快寄出QSL卡片 |
A.发射设备的功率越大,必要带宽越宽 |
B.接收设备的灵敏度越高,必要带宽越宽 |
C.所要传输的信息速率越高、整个通信系统的噪声干扰越大,必要带宽越宽 |
D.通信距离越近,必要带宽越宽 |
A.将电台设为SSB方式,用平稳的气流对话筒吹口哨 |
B.将电台设为SSB方式,深呼吸后用平稳的气流对话筒发长音“啊” |
C.先将电台设为CW方式按电键,或者设为AM或FM方式按PTT键(不对话筒说话),产生连续载波,测试结束后设回SSB方式 |
D.将电台设为SSB方式,深呼吸后用平稳的气流对话筒发长音“嘻” |
A.QRV? |
B.QRZ? |
C.QRL? |
D.QRX? |
A.立即报告当地业余无线电协会,由其总部电台到频率上进行纠察 |
B.立即在频率上当面加以指出和纠正 |
C.立即报告无线电管理机构进行干涉 |
D.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提出善意的改进建议 |
A.事前了解网络规则,未经主控台允许不能随意发起呼叫,根据主控台要求进行登录,然后需随时注意主控台的安排,在主控台安排DX电台呼叫自己时及时回答联络 |
B.DX网络时间内肯定有很多DX电台在守听,利用该频点呼叫CQ定有收获 |
C.听到DX网络通信后,应抓住机会立即对听到的电台发起呼叫 |
D.当两个电台在网络主控台安排下互联联络时,自己可以通过Break in插入通信 |
A.NB和SQL都是指“抑噪”,收不到有用信号时自动关断背景噪声 |
B.NB为“抑噪”,切除高于平均信号的大幅度突发脉冲噪声;SQL为“静噪”,信噪比达不到一定水平时自动关闭音频输出 |
C.NB和SQL都是指“静噪”,收不到带有预期的特定控制信号时自动关断音频输出 |
D.NB和SQL都是指“静噪”,切除高于平均信号的大幅度突发脉冲噪声 |
A.压低较强语音信号的幅度、提升较弱信号的幅度,以改善小幅度语音在接收端的信噪比 |
B.压低语音信号的低频分量,提升高频分量,以增加信号的带宽,使高音更加细腻 |
C.压缩信号所占用的频谱宽度,提高无线电频谱的利用率 |
D.压低较弱语音信号的幅度、提升较强信号的幅度,以增加语音的动态范围和抑扬顿挫感 |
A.发信自动电平控制,对射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B.自动频率控制,对发射频率的漂移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准确的工作频率 |
C.自动天线调谐,对天线电路的电压驻波比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补偿,以维持最小驻波比 |
D.发信自动音量控制,对音频输入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A.发信自动音量控制,对音频输入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B.发信自动电平控制,对射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C.自动频率控制,对发射频率的漂移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准确的工作频率 |
D.自动天线调谐,对天线电路的电压驻波比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补偿,以维持最小驻波比 |
A.发信自动电平控制,对射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B.发信自动音量控制,对音频输入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C.收信机输入衰减器,在接收大信号时接入,使信号不致过大而使前级电路过载 |
D.自动天线调谐,对天线电路的电压驻波比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补偿,以维持最小驻波比 |
A.发信自动电平控制,对射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B.收信机自动增益控制,对中频级信号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防止电路过载 |
C.自动天线调谐,对天线电路的电压驻波比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补偿,以维持最小驻波比 |
D.收信自动音量控制,对音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A.收信机前置放大器,在接收微弱信号时接入(此时某些技术指标可能低于额定值) |
B.发信语音压缩,对音频输入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提升语音包络幅度较小的部分 |
C.发信自动电平控制,对射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D.自动天线调谐,对天线电路的电压驻波比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补偿,以维持最小驻波比 |
A.收信机前置放大器,在接收微弱信号时接入(此时某些技术指标可能低于额定值) |
B.自动天线调谐,对天线电路的电压驻波比进行检测并进行自动补偿,以维持最小驻波比 |
C.发信自动电平控制,对射频输出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维持其在适当限度之内 |
D.发信语音压缩,对音频输入电平进行检测并反馈控制,以提升语音包络幅度较小的部分 |
A.频率越高,ATV传输画面的质量越稳定 |
B.多数话音通信集中在较低频段,易对ATV通信产生严重干扰 |
C.ATV通信需占5MHz以上带宽,较低业余频段不足以容纳 |
D.多数话音通信集中在较低频段,而ATV画面发射时间通常较长,所以要主动避让 |
A.清除信道频率存贮器的所有数据 |
B.发射增量调谐,在发射频率的主调谐不变的基础上,对发射频率进行附加微调 |
C.接收增量调谐,在接收频率的主调谐不变的基础上,对接收频率进行附加微调 |
D.异频收发,接收和发射使用互相独立的频率 |
A.异频收发,接收和发射使用互相独立的频率 |
B.接收增量调谐,在接收频率的主调谐不变的基础上,对接收频率进行附加微调 |
C.发射增量调谐,在发射频率的主调谐不变的基础上,对发射频率进行附加微调 |
D.清除信道频率存贮器的所有数据 |
A.信号特弱时尽量把射频/中频增益开到最大,信号特强时尽量把音频增益开到最大,然后从低到高调整另一个增益以得到适当的音量 |
B.信号特弱时尽量把音频增益开到最大,信号特强时尽量把射频/中频增益开到最大,然后从低到高调整另一个增益以得到适当的音量 |
C.任何情况下都应将音频增益放在中间位置,然后从低到高调整射频/中频增益以得到适当的音量 |
D.任何情况下都应将射频/中频增益放在中间位置,然后从低到高调整音频增益以得到适当的音量 |
A.5MHz、5MHz |
B.0.6MHz、5MHz。 |
C.7.5MHz、10MHz |
D.2MHz、10MHz |
A.尽量只呼叫和回答能听到的电台,必须发起CQ呼叫时应降低功率 |
B.发起正常满功率CQ呼叫,并设置好接收机的NB、AGC等功能 |
C.发起正常满功率CQ呼叫,并应尽量调小接收机射频增益 |
D.发起CQ呼叫时应增大功率,以便压倒环境噪声 |
A.PSK31 |
B.CW |
C.SSTV |
D.RTTY |
A.1、5、2、3、3 |
B.1、3、1、3、5 |
C.1、5、1、5、7 |
D.1、3、1、3、7 |
A.QRL? |
B.QRB? |
C.QRU |
D.QRU? |
A.QRU? |
B.QRL |
C.QRS |
D.QRU |
A.QRO |
B.QRO? |
C.QSO? |
D.QRS? |
A.QRS? |
B.QRP |
C.QSP? |
D.QRP? |
A.QSO ××× |
B.QRU ××× |
C.QRV ××× |
D.QSP ××× |
A.QRV ××× ? |
B.QRT ××× ? |
C.QRL ××× ? |
D.QSO ××× ? |
A.QSN? |
B.QSM? |
C.QSD? |
D.QRM? |
A.QSN? |
B.QSM? |
C.QRV? |
D.QRN? |
A.QRS? |
B.QRT? |
C.QSQ? |
D.QRQ? |
A.QSM |
B.QSV |
C.QRQ |
D.QSQ |
A.QRT? |
B.QSQ? |
C.QRS? |
D.QRQ? |
A.QRS |
B.QSV |
C.QSM |
D.QRO |
A.QRU? |
B.QRL? |
C.QRV? |
D.QSV? |
A.QSV |
B.QRL |
C.QRU |
D.QRV |
A.QSX |
B.QST? |
C.QRT? |
D.QRT |
A.QRV |
B.QRT |
C.QST |
D.QSB |
A.QSP? |
B.QRB? |
C.QSB? |
D.QSD? |
A.QSB |
B.QRE |
C.QSP |
D.QSX |
A.QSD? |
B.QSV? |
C.QRT? |
D.QSB? |
A.QSU |
B.QRC |
C.QSD |
D.QSK |
A.QRX? |
B.QSU? |
C.QRU? |
D.QRL? |
A.QRX |
B.QRB |
C.QRL |
D.QSV |
A.QSG? |
B.QRF? |
C.QSK? |
D.QRJ? |
A.QRK |
B.QSK |
C.QSM |
D.QRE |
A.QSL? |
B.QRL? |
C.QSD? |
D.QSA? |
A.QSP ×××? |
B.QSX ×××? |
C.QRD ×××? |
D.QRV ×××? |
A.QSH ××× |
B.QSP ××× |
C.QRP ××× |
D.QRL ××× |
A.QRV ××× ON nnnn KHz(或MHz)? |
B.QSL ××× ON nnnn KHz(或MHz)? |
C.QSX ××× ON nnnn KHz(或MHz)? |
D.QRU ××× ON nnnn KHz(或MHz)? |
A.QSP ××× ON nnnn KHz(或MHz) |
B.QRZ ××× ON nnnn KHz(或MHz) |
C.QSX ××× ON nnnn KHz(或MHz) |
D.QRX ××× ON nnnn KHz(或M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