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游松风亭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内容: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创作背景
: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悖为相,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居住在嘉祐寺,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注释
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
尝:曾经。
寓居:暂居。
惠州:今广东惠阳县。
嘉祐(yòu)寺:故址在白鹤峰以东,明代改建城隍庙。
纵(zòng)步:放开脚步走。
就:靠近。
止息:停下来休息。
宇:屋檐。
木末:树梢。
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
由是:因此。
虽:即使。
兵阵:两军对阵交锋。
死敌:死于敌手。
死法:死于军法。
恁(nèn)么时:这时候。
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赏析
: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种思考方式,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以乐处哀,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
文章读来有味,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他由“思欲就床止息”到悟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后的自得心情。这自得既表现在他对作出决定后“是心”“忽得解脱”的描述,又表现在他对“若人悟此”当有之事的想像。其实,他的自得,实是对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肯定。小品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并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思之所至,笔亦随之。又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永,能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文中写苏轼思绪变化过程,跌宕起伏,顿挫有致。深刻的道理能用家常话说出,真率亲切。其间几处宋时口语的运用,更能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定风波 其二 再悼伯屏
浣溪沙
屈原列传
定风波 其三 再悼伯屏
月下笛·与客携壶
清平乐
别舍弟宗一
八声甘州
苏武传(节选)
鹧鸪天 再题
曲江对雨
八声甘州二首 其一 哀济南
过五丈原 / 经五丈原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临江仙 自题《无病词》赠因百
忆秦娥·花似雪
滑稽列传
点绛唇·波上清风
管晏列传
浣溪沙 与屏兄夜话
南乡子
淮阳感怀
伯夷列传
临江仙
江陵愁望寄子安 / 江陵愁望有寄
李贺小传
徐文长传
采桑子
普天乐·柳丝柔
归嵩山作
娘子军
魏公子列传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浣溪沙
五代史宦官传序
羁春
蝶恋花
霍光传(节选)
送狄宗亨
浣溪沙
采桑子 其一 和冯延巳
玉京秋·烟水阔
野庙碑
鹧鸪天
玉楼春 薄暮什刹海散策
唐雎不辱使命
浣溪沙
南柯子
桃话冷落
烛之武退秦师
定风波五首 其二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
幸蜀西至剑门
御街行
深虑论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贺新郎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永遇乐 西郊所见
鹧鸪天
鱼我所欲也
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鹊踏枝
巫山高
拟挽歌辞三首
梦江南·兰烬落
官街鼓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行香子 效樵歌体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拟挽歌辞·其三
贺新郎·秋晓
灼灼花 其五 国庆十周年放歌
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凤衔杯 用《珠玉词》体
荷叶杯 其二 和顾夐
和董传留别
春日独酌二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清平乐·孤花片叶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玉楼春
鹧鸪天 其一
临湖亭
荆轲刺秦王
采桑子 其二 和冯延巳
念奴娇 其二 和孙正刚韵
原隰荑绿柳
渔歌子 和魏承班
鸿门宴
折桂令·九日
浣溪沙
六国论
浣溪沙
夜宿七盘岭
晏子使楚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经炀帝行宫
浣溪沙
郑伯克段于鄢
定风波五首 其四 仿六一把酒花前之作